气出来的糖尿病

病从口入,人人重视,但病由心生,却一直被人们所忽略。

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复杂,许多人总是处于一种紧张、压抑、愁苦的状态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有了情绪上的障碍,在不良情绪的作用下,身体疾病也随之乘虚而入。

糖尿病也能“气”出来?说起来有人可能不信,但是有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元凶”。在目前已知的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两条:第一是遗传因素,第二是后天环境因素。而诱发糖尿病的后天环境因素除了包括热量摄取过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外,还包括心理压力过大等等。

目前,糖尿病最主要的三大致病外因是肥胖、活动少和精神高度紧张。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不良情绪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致病因素。也就是说,生气也能“气”出糖尿病来。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情绪时,会抑制胰岛素分泌,长期受不良情绪影响,会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最终被固定,进而导致糖尿病。

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和盛怒,这是保证血糖稳定、避免患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而最好的方式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抵抗疾病的侵袭。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健康的情趣 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乐以忘忧。积极良好的心态是最好的补品。

2.正确对待疾病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要生病,对疾病的态度要采取“既来之,则安之;无病防病,有病早治”的态度。正视现实,学习糖尿病知识,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擦亮眼睛”,筛选正确的诊疗信息,避免上当受骗。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才是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3.积极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学,艺术及体育活动,有利于消除精神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参加促进身心健康的糖尿病教育 教育是基础,需要医护人员、家人、朋友、患者以及社会共同配合,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来帮助病友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代谢紊乱。

不是所有人都会因不良情绪诱发糖尿病,也不是一般的不良情绪就能导致糖尿病,只有这种情绪反复刺激、持久作用于机体时,才有可能诱发糖尿病。同样的道理,紧张、焦虑、发怒、恐惧、孤独、绝望等不良情绪,也会使糖尿病人病情反复或加重。因此,当我们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时,应积极寻找排解不良情绪的方式,以免诱发糖尿病。而已患病的糖尿病人更要放宽心境,避免心情不好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