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的晚熟苹果都开始陆续揭袋,进入上色期,十月的销售大幕也即将拉开。但在这期间,关于早采的问题,成为了大家谈论的焦点。之所以成为焦点,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今年秋月梨的销售价格就像过山车,开始的价格高达5元、5块5一斤,但后期价格却直降到3块左右,究其原因,早采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导致糖度不够,销售不好。另一方面,苹果早、中熟品种,特别是将军苹果的价格,也出现了高开低走的局面,让一部分果商较为焦虑。与此同时,再结合今年的冷库苹果销售并不是一帆风顺,所以关于早采的话题就成为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呼吁果农要晚采,这期间,也有果商跟《绿色田园》沟通,要求加大提醒公之于众;也有一些专家现身说法,提醒果农要晚采,还有一些自媒体频频发声:去年的苹果之所以不好卖,也是早采惹的祸云云……

但在这里我却要说,提醒是好的,如果把所有的罪过、责任都推到果农身上,这不合适!这个锅太沉!我倒要反问一句:如果果商不支摊不收购,哪来的早采果?采摘的早晚不就是取决于果商的收购时间吗?

我们都知道在整个苹果的产业链中,绝大部分果农特别是散户,是最弱势的,他们的采果时间、采果标准基本是由果商、代办来主导的,如果非要追究早采的责任,那我只能说是果商的责任,他们要为早采果负责,而非果农。就像上面提到的秋月梨,如果果商不因利益而收购,果农早采下来干嘛?晾着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无论山东地区的10月10号左右开秤,还是西部地区的10月3日左右开秤,这并非果实内外品质的最佳采收时间。以烟台地区为例,实际上苹果的最佳采收时间是10月15日之后,一直可以延续到月底。西部地区也一样,可以相应地延后几天。但是开秤价格一公布,就意味着交易开始了,果农的采收意愿立马上来了。

于是不管完全成熟与否,只要外在品质达标,就马上开始采摘了。而果商这边,为了抢到第一批好果,立马敞开怀抱敞开收。要知道,他们与代办早在九月中下旬就已经满山转了,他们在都物色好果,都在抢货,怕耽搁了自己的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儿,有人会问那能不能晚几天开秤?当然可以,但有一个现实的因素也不得不考虑,那就是天气。大家都知道果业是靠天吃饭的,受天气因素影响很大。以山东烟台地区为例,虽说15号采摘品质更佳,但是10月22号左右就进入霜降节气,天气会发生变化,对果面的影响风险也随之加大。对此,我也连续做了几年的统计,一般情况下22号之后一个周内,天气还可以,但28-29号之后天气降温厉害,大风天气较多,很难确保果品的表光,所以,最晚10月28日前要采摘完,否则一场大风,收益骤减,甚至绝收,这不是不可能。而要想短短的半个月就要把所有的苹果采收完,难度很大,散户尚可,但规模化果园不太现实。

所以,每个地区的开秤时间还是相对合理的。话又说回来,即使这个时候进行采摘,果品质量应该也可以。虽然可能会比18号之后采摘低半个糖,但很适合存库,来年一返糖,口感差不了多少。如果非要说早采,那肯定就是正式开秤日期之前就进行交易的个别果商与果农了。为了追求利益,一个出价收,一个早采卖,所以才导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现象。例如明明10月10号才开秤,有的在9月底就上了市场,这样的苹果好吃才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对于烟台苹果没有了原来的味道,去年的早采导致今年的销售不好等观点,我是不认同的。因为我记得很清楚,去年是14号出的价,到了15号之后才大批量的开始上市,18--19号之后进入集中上市期,这也就意味着此时的烟台苹果,无论颜值还是品质都达到了最佳,此时有人炒作烟台苹果早采的问题,有些罔顾事实了。

再回到销售,有人说,苹果的销售不佳,主要是口感不如过去。我想这个观点也有些偏颇,销售的压力实际上,由两方面决定的,一个是消费者手里有没有钱,二是水果这么多,凭啥选你?第一原因,不用多言都明白,经济下行的压力肯定会影响水果的销售。重点我说说第二点,目前水果这么多,因疫情管控又大多内销,所以提高内在品质,的确是苹果产业的当务之急。目前从世界的苹果管理技术来看,能提高品质的恐怕只有加大有机质的投入,但不客气地讲,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有机肥用量,都比过往有很大的提高,尤其烟威地区,投入很大。受果价的影响,很多果农观望的情绪较浓,但这似乎又给不少专家、老师以及农资服务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现有的投成本入上,如何有效地提高果品的内在品质成为新的课题,即营养的搭配要更加合理,成熟期内如何更好地提高糖度,增加口感,提高苹果在市场的竞争力。另外,内外品质兼优的苹果新品种,也是打动市场的一个风口,大家都要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再谈谈今年的果价。相信这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我个人认为,由于今年苹果砍伐面积较大,整体在500万亩左右,再加上今年的坐果率整体不如往年,所以就整个盘面来说,苹果的整体产量是降低的,并且目前的苹果品质整体要好于往年,所以今年的苹果价格肯定错不了,初步预计一般要高于往年5毛到1块左右。这一点从前期的中熟品种,也可以看出些许端倪。但话又说回来,优果才能高价,只有扎扎实实走好管理的每一步,才能最终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