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昆明市官渡区举办主题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官渡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官渡分局、官渡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发布官渡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年来,官渡区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稳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落实,全力保障COP15第一阶段会议,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创建工作,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着力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据介绍,按照《昆明市“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官渡区采取加强总量减排、环境管理、污染控制等手段使全区工业、生活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完成官渡区各街道PM10、PM2.5自动监测站建设,大气污染预警预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中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优级天数是2013年国家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高的一年。严格实行包保责任制,全力开展辖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如期完成辖区内6条黑臭水体整治目标,圆满通过上级验收,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细化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时序推进交办投诉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目前,已办结176件,办结率92.15%,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维护了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十年来,官渡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完成中央、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抓好水环境治理工作。重点完成盘龙江河岸整治及景观提升工程、海河环保清淤与生态修复工程、新宝象河环保清淤与生态修复工程、广普大沟水质提升工程、马料河水质提升示范工程、广福路截洪沟防洪综合整治工程等水环境治理工程,辖区15条主要入滇河道及重点支流均已实施工程整治。

截至2021年底,辖区14条主要入滇河道中,除五甲宝象河、六甲宝象河常年断流外,其余河道年度平均水质均达到V类及以上,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官渡区生态湿地建设成效明显,建成宝丰、星海等湿地6074亩,其中建成湖滨湿地4150.5亩。

此外,还组建成立了官渡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精准施策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完成92家单位和企业水平衡测试,完成11家节水型企业、68家节水型小区和162家节水型单位创建。(仇晓敏、李昊、虞杨 官渡区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