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颗美丽的生命星球,在这颗星球上,不仅有智慧生命人类,而且还有数百万种以上的各种生物。地球有着40亿年漫长的生命史,而在人类没有诞生之前,我们一般称之为史前时代。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史前时代是一个巨型时代,这是什么意思?意为就是说史前生物基本都是以巨大而著称,很多的生物个头都非常大,远远超过现在的生物。比如一米多长的蜻蜓,3米多长的蜈蚣,还有身长可达几十米的恐龙。

我们从世界各地发现的史前生物化石,可以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史前时代。史前生物大部分都巨型生物,不管是植物也好还是动物也好,普遍都非常大,于是有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史前动物那么巨大?现在的动物大多数都比史前动物缩小了很多?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这个问题都非常好奇,尤其是大量恐龙化石的发现,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型的恐龙时代。事实上,在恐龙时代之前,还有一个比较辉煌的巨型生物时代,那就是距今约3亿年的石碳纪。3亿年前的地球可以说是一个昆虫称霸的时代,那个时期的昆虫异常巨大,普通的蜻蜓都能达到一米以上。

蜈蚣的体长更是达到了3米,其它的各种昆虫也是非常巨大。而我们再看看现在的昆虫,完全沦为了生物链的底层,不管是蜻蜓,蜈蚣还是其它的昆虫,相比史前昆虫都缩小了几十倍。而我们现在的陆地动物界,最大的动物也不过是大象,远远无法跟6500万年前的大型恐龙相比。

那么史前生物为什么都如此巨大呢?其实主要还是跟大自然的变化有关。科学家研究认为,史前生物之所以普通比较巨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大气氧气含量非常高,最高时超过了30%,达到了35%左右。

我们都知道,地球最早的原始生命诞生于海洋,早期的地球可是一个无氧/厌氧环境,氧含量只有0.02%,后来海洋生物蓝藻的出现,让地球的含氧量不断增加。而最早登陆地球陆地的是植物,最初的植物是没有叶子的,由于光合作用使地球的氧含量不断增加。

经过一亿年的野蛮发展,到了石碳纪,地球的含氧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最高,超过了30%。这个时候地球的陆地生物也开始出现了,它们基本都是昆虫。昆虫的呼吸系统是非常特别的,它们通过遍布全身或部分肌体的气管来进行吸收氧气。

昆虫的这种特殊呼吸,在同一环境下,体形截止大,呼吸系统的体积也就越大。当氧气浓度高时,生物不需要增大呼吸系统的体积来为增大的体形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呼吸系统对体型的限制影响降低了,允许生物向更大体形进化演化。

所以,昆虫在那个富氧的的时代进化为巨型生物,成为地球陆地的第一代霸主。昆虫称霸的时代结束之后,巨型爬行动物开始登场了,它们就是更加辉煌的恐龙时代。为什么恐龙能够进化得更为巨大呢?难道也是因为氧气含量高?

事实上,氧含量达30%的时期只是在巨虫时代,后来由于氧含量太高引发了大自然的生态调整,氧含量已经出现了下滑。到了恐龙时代,虽然氧含量仍然比现在高,但是已经远远比不上巨虫时代。所以,恐龙这种巨型生物的出现,氧气含量高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其它的因素。

当然,恐龙是一个目,分类是非常多的,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非常巨大,也有一些小型的恐龙。最大的恐龙体长可达到40米以上,体重能够达到90吨左右,而一般这类巨型恐龙,往往都是植食性恐龙,也就是以植物为食。

而恐龙时代的恐龙生物之所以普通都非常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食物充沛。前面我们说了,地球陆地最早出现的是植物,植物在陆地出现之后,由于缺乏足够多的敌人,再加上当时的环境非常优越。从而导致植物异常泛滥,可说在那个时代,大陆的每一个地方基本都被各种植物覆盖。

恐龙的时代也是植物异常泛滥的时代,所以那个时候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丰富的植物资源。而植食性恐龙完全不用为食物发愁,每天都可以吃得饱饱的。我们都明白,自然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大量的动物想要生存下去,都要为食物而奔波奋斗。

可是植食性恐龙却没有这种压力,它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植物,所以植食性恐龙除了吃就睡,活动很少,而且基本也没有天敌。其它类型的恐龙,即使是食肉性恐龙,它们也不用为食物而担心,资源太丰富了,完全不用担心饿着。在这种生态环境之下,恐龙的发育自然也非常好,一代代进化中越来越巨大。

除了食物资源异常丰富之外,恐龙进化得如此巨大,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恐龙是一种中温性生物。说起动物,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爬行类动物一般都是变慢动物,而哺乳动物基本都是恒温动物。这种温度的属性对于生物的进化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恐龙是变慢动物吗?答案不是,它不属于变温动物也不属于恒温动物,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中温性动物。贝格曼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生物规律,那就是生活在寒冷地方的动物体形往往都大。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跟比表面积有关。

也就是身体的表面积越大,越容易减轻散热,而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它们想要生存下去,就需要将自身进化得更大一些,增加表面积。恐龙巨大的优势,可以让它们减轻散热,从而维持好体温。既不像恒星动物需要通过增加新陈代谢来维持体温,又不像变温动物随着日光变化。这样,恐龙就可以减轻能量消耗。

那为什么现在的动物普遍都没有史前动物巨大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氧气含量降低了只有21%。一般来说,只有富氧环境才容易诞生一些巨型生物,另一个原因现在的陆地生物是以哺乳动物为主,并不是说哺乳动物就无法向巨型发展,只是向巨型进化的能力上远远比不上节肢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恐龙大灭绝发生之后,地球的食物无法跟史前相比。我们就拿最基本的植物来说,65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之后,地球的植物80%以上也灭绝了。后来重新生长起来的植物规模远远无法跟恐龙时代相比。

所以,哺乳动物上场之后,植物等资源就没有那么丰富了。而哺乳动物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远远超过恐龙的,数量之多也是恐龙时代无法相比的。大量的食草性动物的出现,需要大量的植物食物,可是植物资源有限,所以没有充足的资源供应。

而为了节约资源,食草性动物只能向小型进化,其它的食肉性动物自然也会相随着向小型进化。由此可见,并不是现代的动物不想朝巨型化方向进化,而是大自然的环境不允许。生物的进化方向是由大自然根据当前的生态环境,资源情况等进行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