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根据美国交通部的数据显示,居民乘坐常规民航飞机的死亡率是0.003人每亿英里,而商用大巴的死亡率是0.05人每亿英里,铁路是0.06人每亿英里,汽车是0.61人每亿英里。由此可见,飞机的死亡率是极低的

然而死亡率低,并不代表不会发生危险。曾经国外的一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突然变成“敞篷飞机”,机上外壳几乎全部破损,乘客和机舱服务人员全部暴露在空中,整个过程令人触目惊心。

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真实的空难事件,看一下这架飞机有没有安全落地?而最终飞机上的人员又有多少伤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4月28日,一架波音737-200型阿罗哈航空243号班机,即将从夏威夷希洛国际机场飞往檀香山,飞机上共有5名机组人员和89名乘客。

这条航线连接的是两个旅游胜地,人流量特别大,班次非常频繁,两名飞行员对航线也十分熟悉,整个航程仅有35分钟,可以说非常短暂,然而就是这样一次习以为常的飞行,却成了无数人心里的阴影。

登机时,三名机舱服务员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欢迎大家乘坐本次航班,乘客们也井然有序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13:25分,飞机正式起飞,刚起飞时,机身传来了一些噪音,机组人员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架飞机已经服役19年,一些“小毛病”在大家看来也正常不过。

飞机爬升时,机舱服务员一边招呼大家关闭手机,一边为乘客们发放零食、饮料。整个流程和以往的航班并无二样。

下午13:45分,飞机爬升到了7300米的高空,此时距离起飞时间已经过去了20分钟,还剩15分钟就能安全落地,机舱服务员也已经开始提醒大家,做好落地准备。

然而这时意外来了,随着一声巨响传来,飞机前端左边的一块天花板出现爆裂,机舱瞬间变得失压,这就导致从驾驶舱后方到机翼中间的飞机顶棚全部脱离,大约形成了一个约为35平方米的大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失去顶棚后,飞机开始变得摇晃不止,副驾驶汤普健斯的身子被冲得往后仰,他看见驾驶舱好像和机舱分离了,而机长罗伯特向后看时,原本应该看到的是头等舱的天花板,可没想到,映入眼前的竟是辽阔的天空。

要知道,8000米的高空,温度在零下40度左右。在这种极寒天气下,一般人连在室外都待不下去,更别说,还要在飞机上忍受着气流的冲击和淡薄的氧气。期间,多名乘客被气流和飞机碎片冲倒在地,机舱服务员主管早已不见人影,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

万幸的是,所有的乘客都有系安全带,这些安全带牢牢地将乘客们绑在座位上,这才没有被强风吹走,但是想要活命,还需要克服寒冷和缺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长罗伯特明白,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飞机的飞行高度,于是,他命令副驾驶汤普健斯执行紧急下降程序。

然而在失去顶棚后,任何一项指令都可能会使飞机进一步解体,这让机长和副驾驶感到压力巨大,而乘客更是为此担心受怕,由于驾驶舱已向下弯曲,再加上机身碎片的遮挡,乘客根本看不到驾驶舱是否还存在,也无法判断飞行员是否还活着。

正在大家胆战心惊的时候,一名机舱服务员醒了过来,她发现驾驶舱还在,不过当她试图与驾驶员取得联系时,对方却无人接听,这让机舱服务员感到大事不妙。

情急之下,这名乘务员竟然向乘客询问:有没有人会开飞机的?这句话一出,所有的乘客都傻眼了,可以想象,飞机上的乘客该有多么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飞机上的乘客并不知道,在他们感到生死渺茫时,驾驶舱的飞行员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营救他们。

机长罗伯特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在离自己最近的卡富鲁伊机场紧急降落,但这个机场的周围全是高山,而高山附近的气流尤为强烈。

罗伯特并不确定,这架仅剩“骨架”的飞机能不能承受住巨大的转弯和降落压力,怀着最后一丝希望,罗伯特还是逐渐将飞机往下降,当下降到3000米的高度时,虽然寒风依然强劲,但乘客们能够正常呼吸了,也能互相听到对方说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副驾驶汤普健斯也联系上了卡富鲁伊机场的空管,提出紧急降落的请求。而空管在得到请求后,立马展开了营救行动,消防员、救护车、管理人员全部到场,静静等候飞机的降落。

就在飞机即将降落时,机长罗伯特发现,飞机除了顶部解体外,液压系统也出现严重受损,这就导致操作起来十分吃力。此外,飞机的系统显示也出现紊乱,屏幕上显示起落架正常放下,但实际上,前轮根本没有放下。

在系统显示失灵的情况下,机长罗伯特经验十分老道,他沉着冷静地在机场绕了一圈,等地面的工作人员用望远镜观察到起落架放下后,他才缓缓地准备降落。

而这时,在驾驶舱的后方,那名唯一清醒的机舱服务员,一边抱着昏迷的同事,以防她被气流冲出去,一边提醒大家做好防冲撞准备,防止受伤。

最终,在下午13:58分,机长罗伯特开着这架破裂的“敞篷飞机”,安全降落在了茂宜岛的卡富鲁伊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3:45分,机身出现爆裂,到13:58分安全降落,整整13分钟,不仅让乘客和机组人员心惊肉跳,更是也让全世界的人为他们捏了一把汗,毕竟灾难面前不分你我。

在这场空中浩劫中,飞机上的89名乘客全部生还,其中有65人轻伤,7人重伤,在死里逃生后,他们热泪盈眶地与飞行员和机舱服务员握手致谢。

而5名机组人员中,有一名机舱服务员丧生,在飞机爆裂的瞬间,她正在忙着回收客人的杯子,不幸被气流吸出舱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故发生后,各部门专家立马展开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是由飞机裂缝产生氧化,导致金属疲劳引起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裂缝,是因为黏合铝片中的黏合剂失去了效用,导致飞机头部的两片金属片爆裂。

这个裂缝在当时没有被查出来,是因为在维修这架飞机时,正好是在夜间进行的,所以细小的裂纹就没被发现。

其实事后,根据美国交通安全局的调查报告,在登机时,一名乘客就已经发现了那道裂缝,只不过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没有将事情告知任何人。

而当飞机头部爆裂后,机舱内部瞬间失压,从而引起“拉链效应”,由驾驶舱后方到机翼附近的一整块机舱顶棚,出现解体现象。

究其根本原因,这架飞机的服役年龄是关键因素,当时这架波音737-200型客机已经使用了19年。在这19年时间里,它一共进行了89090次飞行周期,早已超过了这架飞机75000次的飞行周期。

在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美国各大航空公司都决定将老旧的飞机淘汰掉,以保证飞行安全,同时规定飞机的机龄必须在使用年限内,也必须接受详细的维修检查。而那架出事故的客机,由于机身严重损坏,已经无法修复,最终只能报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说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发生事故的概率最低,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

从这个角度来看,阿罗哈航空243号班机上的乘客无疑是幸运的,他们虽然遭遇了严重的飞机事故,但最终依然安全落地。

分析背后的原因,除了要感谢经验老道的机长外,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乘客都有系安全带,正是因为安全带的保护,才让乘客没有被气流冲走。由此可见,养成系安全带的好习惯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