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文物活起来,这句话已经喊了很多年了,文博界也做了很多实事,借助网络的便利宣传文物知识和传统文化,由此成功出圈,不少年轻人也快速了解了我们文化的深度,不再一味的追捧国外的快餐文化,爱国情怀高涨。

但这远远不够,让文物活起来不能仅仅狭隘的指国有文物和馆藏文物,更要接地气,要让民间文物一起活起来! 缺少了民众的互动,无疑于镜花水月,虚无缥缈。

只有国宝民藏,共同富裕,才能推动和促进文化大繁荣。而所要做的第一点,就是重塑鉴定界的公信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很多人对专家鉴定不屑一顾,觉得只要自己眼力到位就不需要专家来指手画脚。不过小玩意儿可以自己玩,但官窑、字画、高古玉等大件,如果你想入藏博物馆、上大拍、亦或者被高端圈子接纳,就必须要获得那张合法的“通行证”, 很遗憾,这个通行证就只能由他们指定的专家来开。

问题就出在这里,现在的收藏行业,专家遍地走,大师多如狗,一位普通藏友想找个靠谱的专家太难了!

要么就碰到那种收钱不干人事的伪专家,话说得再好听,批量开的证书却是废纸一张,没人承认。要么就是顶着文博机构的“著名专家”,却狭隘保守,让他们承认民间有宝藏比登天还难~

造成这种局面最大的原因,在于目前只有《文物保护法》,却没有《文物鉴定法》,什么后果呢?鉴定全靠一张嘴,真假对错无监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如果头上顶着“鉴定专家”的名号,那可太幸福了。鉴定对了扬名立万,鉴定错了既不用赔钱也不用坐牢,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爽的差事吗?只有收益没有损失!

如果你是一位医学专家,那么弄错病症可是非常严重的,一次重大医疗事故就可能断送整个职业生涯。其他行业的专家大多都是如此,只要犯了错,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收藏界的专家不一样,你看看金缕玉衣案、刘岩骗宝案、汉代玉凳案等重大事件,那些专家有一个人受到惩罚了吗?并没有,他们事后活得很好,依然逍遥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律对文物鉴定没有监管,那么所谓的“文物保护”就 形同虚设。虽说鉴定错了不用负责,但终归对名声还是有很大影响的,为了避免步那几个重大事件的后尘,如今的专家“学精了”,直接用最保险的方法!

庸官“懒政”,鉴宝专家就“懒鉴”,把握不准的东西怎么办?很简单,说成真的风险太大,直接说成假的或“存疑”,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

迄今为止并没有靠谱的科学仪器作为鉴定辅助,科技最先进的美国都不行,常规地摊货、考古出土文物或开门老普货,专家们可以精准鉴定,说的头头是道。

但一碰到市场上高尖精的真品或高仿,就没辙了。 拿清三代官窑举例,大多都是传世品,馆藏真品又新又亮,跟刚生产出来似的。 没有出土痕迹,不能从包浆沁色来断真伪,胎土、器型、纹饰、釉色、年款等细节,高手又全都能仿出来,咋办,看韵味吗?有几个人能常年实战接触真品,把握得住韵味的?

坐办公室坐久了,大多数专家都缺乏实战经验,从技术上无法判断,那只有一个方法了:靠主观臆断来鉴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啥叫主观臆断?那就是靠混社会的那套经验来判定。

你这件藏品找遍全世界,总共也只有100件,都在博物馆和大藏家手里,怎么可能出现在你手里?肯定是樊家井批发的。

你一个普通老百姓,没钱没势的,怎么可能会得到这种高端瓷器?

回流、名家旧藏、拍卖证据、遗赠字据等,能拿出来流传有序的证据吗?拿不出来还想上拍卖?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很多情况下,鉴定一件藏品,尤其是高尖精的硬货,已经不再从其本身的细节上来判断了,而是从藏品持有人的社会地位、人脉、资源和财力的综合参考。

说人话就是,有钱有地位的人才配拥有高端藏品,普通人不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曾亲眼见过一位藏友,手上有一件20多年前淘到的雍正官窑,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寻找出路,但要么就是不识货的直接说假货,要么识货的人故意说成仿品伺机低价捡漏,反正就是跨不进市场价的门槛。

然后突然开窍了,用了一些方法,把东西弄到香港,再请人运作了一套完整的“回流”程序,好家伙,现在数百万的成交价挂在雅昌网呢。这还是有门路有人脉的情况下,花了很多精力才办到的,普通人想都别想,除了被骗别无他法。

国内并不是没有鉴定高手,相反数量还不少,但缺乏监管的后果就是,大家都在钻空子垄断资源,没人愿意给民藏一个公平的环境和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有心推动古代艺术品的产业化发展,建立艺术品发展基金,大力推广民间艺术品交流,开放民办博物馆,无疑是想把这个巨大的市场盘活。但某些规则却被人利用,给民藏戴上了厚厚的枷锁,让国内的既得利益者和国外的投机者同流合污,窃取国家财富,实让人心痛不已。

想要真正让民间文物活起来,就必须以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营环境为前提,借助互联网数字化区块链技术,打造出一个真正透明的信息平台。 让藏友们能随时查阅、考证、交流交易,而不是各自为战互坑互骗。

从文物局官员到高端艺术品经纪人再到民间资深高手,大家都明白,民间有很多精品文物的存在,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确真、确权,始终处在一个尴尬的环境中。

那么就从确真开始,文物鉴定要立法,专家鉴定要负法律责任,然后“特赦文物”,赋予那些合法收藏古代艺术品的藏家以合法身份。 大家诚信为本、规范交易、照章纳税、合法运营,岂不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以民为本,只有重视民藏,藏宝于民,才能推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而今天,国家开始重视艺术品的发展和未来,如何使其走得更远,更加有效,就需要公平、透明的准入机制,而不是两眼一抹黑,大家都在黑夜中茫然摸索。

这几十年来,勤劳的中国人民以无与伦比的毅力,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打造成为世界瞩目的强大工业国,创造了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奇迹! 可以说,只要心之所向之处,没有我们办不到的事情, 只有一起努力,共同推动艺术品的产业化发展,才会迎来一个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