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酞片是我们都不陌生的一种西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习惯于叫它的另一个名字——果导片。
果导片的功效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作为一种泻药,它的职责就是帮你“打开思路”,顺利排出体内废物。
同样为人所熟知的泻药还有开塞露,但它与果导片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它是外用的,而果导片是内用的。
前天,国家药监局发公告称将全面禁止酚酞片和酚酞含片的生产,因为它的副作用远比功效更大。
图注:药监局禁止酚酞片通知
官方这一声明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毕竟也是用了很久的药物,突然被告诉它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还是会让人心存疑虑的。
那酚酞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种药物,以打消大家心中的疑问。
图为:酚酞分子结构
酚酞与泻药
酚酞片的主要成分是酚酞,提到酚酞大家肯定不陌生,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分子式为C20H14O4,而它最具代表性的身份是酸碱指示剂。
高中化学中有这么一句口诀:小芬太(酚酞)腼腆,怕碱不怕酸,遇碱脸就红,就是说它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红色,遇酸则不变色。
常温下的酚酞是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细小晶体,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因此通常把酚酞配制成酒精溶液来使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化学中,酚酞的危险性符号是Xn、T、F和Xi,分别指有害、有毒、易燃和刺激物。
单就酚酞而言,它可能会刺激眼睛和皮肤,如果食入的话会引起肠道不适、恶心和呕吐,如果吸入的话还会刺激呼吸道。
作为泻药的主要成分,酚酞能够直接刺激肠道黏膜或活化平滑肌的神经末梢而增加肠道的推进力。
简单来说,它可以增加肠子的蠕动而让粪便更容易排出,这也是大多数刺激性泻药的药理机制。
除了刺激性泻药如酚酞之外,还有渗透型泻药、盐水泻药、润滑剂泻药跟软化剂,它们则是通过让肠道或粪便吸收水分以促进排便的。
常见的不良反应
我们说了酚酞本身在化学上属于一种有害物质,所以即使被制成安全的药片,它仍然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外来物质对身体可能产生的过敏反应,另一种是其作为泻药的副作用。
酚酞的过敏反应主要包括出现皮疹、肠炎甚至出血的倾向,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肠绞痛,但这种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较低,症状也比较轻。
酚酞的副作用也是大多数泻药的副作用,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可能导致脱水。脱水是泻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因为肠道的润滑和增强蠕动都需要从其他组织吸收水分,而一部分水分会随着粪便流失体外。
图注:电解质
二是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电解质是溶解在体液中的物质,对细胞和组织的正常运作非常重要,常见的电解质包括氯化物以及一些金属盐。
一项研究表明,使用泻药通便会导致人体的钾和钠的水平发生重大变化,这会让人产生口渴、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三是可能让人产生依赖性。这种说法以传闻见多,医学上的证据其实并不足,但不排除它有减弱人的肠道功能以使人产生依赖性的可能。
另外,包括酚酞在内的泻药还可能导致其他一些罕见却危险的疾病,比如横纹肌溶剂症、胃肠道损坏、肝损害和肾功能衰竭等。
隐藏的风险,可能致癌
虽然上面梳理的不良反应会让很多人对酚酞产生恐惧感,但其实仔细一想,哪种药物是完全无害,不存在不良反应的呢?
如果不良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那酚酞的另一种隐藏风险则能让它立刻有别于一般药物,那就是致癌性。
酚酞的致癌性在国内药物说明中并不多提及,但有关其致癌性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一项关于啮齿类动物的非临床研究显示,服用了两年的含酚酞的饲料后,小鼠多个器官和部位都出现了癌变的迹象。
啮齿类动物,比如老鼠,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极高,所以它们的实验结果对人类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动物或体外研究还表明,酚酞具有遗传毒性,它会伤害机体的遗传物质,从而引起基因突变。
不过,在这些非临床试验中,所使用的酚酞剂量远高于人们日常服用的剂量,而且流行病学研究也未能证实酚酞会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但是,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酚酞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并未被流行病学研究人员解决,即使不能证明酚酞对人类具有致癌性,也不能排除这种潜在的可能性。
基于对风险的考虑,美国药监局(FDA)已于上世纪末发出了泻药中禁止使用酚酞的建议,而随后欧洲以及日本也禁止了该药的生产。
所以,我们现在禁止酚酞的生产并不是世界的先例,这也说明,人类对酚酞致癌性正在一步步认同。
图为:白色粉末状的酚酞
最后
禁止酚酞片的生产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另一种更安全更放心的代替药品。
那突然的禁令对于商家来说是不是很亏呢?
好像也不是,因为酚酞的利润并不算高,甚至可以说很低,许多生产商早就不生产相关的药品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