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养生的人越来越多,锻炼方式也很多,那么哪种方式相对好相对实用呢?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国传统的方法-太极拳。

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容易见到,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法,经常在公园或者广场看到一些人在练习太极拳,但是你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热爱上太极了吗?由于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不难学,而且架势高低、运动量大小都可以调整,所以能够适应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打拳者的需要。

打太极的好处很多

对老年人而言,简易的太极训练能够提高运动耐力,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举例来说,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受损,非常容易跌倒。有研究证实,练习太极可以改善身体平衡能力,减少摔跤的几率,故太极拳已成为帕金森病患者的重要的康复锻炼项目之一。另外,太极需要在慢速中对肌肉进行控制,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柔和轻松。这样适当的运动,对控制血压、减肥、提高心肺功能等,都是有好处的。

太极让身心高度协调

第一,让气血更畅通。练习时的肌肉收缩会加速血液运行,而相对缓慢、深长的呼吸也会加大肺活量,有利于气血运行。

第二,太极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学思想,如“阴阳学说”、“经络理论”,传统运动强调的动静、松紧、屈伸等也体现在一招一式中。动作相对缓慢但有“内劲”,给人行云流水之感。

第三,将形、气、神“三者合一”,练拳时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可谓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可以说,高度协调、心身相互作用是太极拳特殊的地方。

除了能缓解疼痛、焦虑等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练太极对身体还有以下好处:

提高平衡力

很少有运动像太极拳这样讲究左右、前后、开合等,是全身都在动的整体性锻炼,且需要呼吸控制、手眼配合等。研究发现,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能明显提高中老年人单腿站立及平衡控制能力。

延缓衰老

研究发现,通过对比,持续6个月太极拳运动前后,中老年人血液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如T细胞亚群、NKT细胞等)的变化,以及练拳者的认知、情绪等心理指标的变化发现,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均有所上升,免疫功能改善明显,能延缓衰老,幸福感也更强。

调控血压

一项涵盖20多年数据的研究发现,太极拳能显著降低中老年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因为练太极会优化心血管中枢调节机能,改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等,从而有助于降压。

改善神经功能

此前的研究已表明,通过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姿势控制能力有所改善,这可能与练习调节了患者的本体感觉有关。

增加骨密度

练拳时,对肢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关节支配力量有很高的要求,通过锻炼能对骨骼产生很好的刺激,帮助中老年人提升肌肉力量,增加柔韧性。在许多慢性病患者中,太极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抑郁和焦虑症状。

下面几点,可以供老年朋友们在打太极拳时做参考。

1.膝关节屈曲角度(大腿跟小腿的夹角)大于135°,这个角度支撑力比较合理。不要刻意追求动作的到位,下蹲多少度等,因为这些动作对于膝关节软骨不利。另外还要注意膝关节不要过度外展或内收,如果肌肉力量不足,也不要随意尝试单腿支撑的动作,避免因肌力不足造成膝盖左右摇晃不稳定,而造成扭伤。

2.老年人练习太极,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太长。如果刚开始练习,一周两到三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

3.如果发现膝关节疼痛,要科学分析原因,是动作不标准、是过于劳累还是膝关节炎犯了。及时调整,注意劳逸结合,就会慢慢恢复。

正确地打拳是有益的

太极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才能发挥其强身健体的作用,利于身心健康。同时也希望,太极这一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可以在太极爱好者和专业的康复理疗师的合力推动下,成为有有效的强身、健体、防病、康复之利器。本文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