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铁|去|丈|量|这|个|城|市

CHANGSHA

幸福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一”黄金周即将过半,网红长沙又一次紧紧地攫取了全国人民的目光。以文和友、茶颜悦色为代表的本土网红美食,引领“国潮”,成为这座城市顶流IP。橘子洲、岳麓山、湖南省博物院等免费景点,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排起“长龙”。都正街、太平街、高正街、化龙池等一条条老街,深植历史血脉,又洋溢着时尚气息,在有机更新呵护下迎来新生。

洪波“流量”纷纷奔赴星城,长沙地铁这个庞大的地下交通运输网络也 全力以赴,再一次把客流“刷”出了新高度。 今天,我们以地铁为观察窗口,通过对全线乘客“面对面”调研沉淀的海量数据,进行食、游、购、住四个维度的分析。以地铁消费解锁网红长沙的城市活力、流量密码,探寻长沙为何能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1

PART

消费不再是白天专利

璀璨夜幕下的长沙更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对地铁乘客消费习惯的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选择在周末的占比为63.79%,周末大家有更充裕的时间、更放松的心情和更愉悦的状态。其次,选择在工作日下班后占比为45%。在消费时段上,选择在19点和20点以后出动的受众占比分别达50.26%和36.3%,选择22点以后出动的受众占比也不低,夜猫子们的“深夜消费”习惯正在逐渐养成。据商务部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璀璨夜幕下的生活更精彩。这也从侧面证明,长沙夜经济闻名全国绝非虚言。

Q:您选择休闲放松的时间一般是【多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下班后,外出休闲娱乐一般几点开始【多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长沙地铁乘客消费指数调研问卷2021》线下电子答卷。

2

PART

小吃是长沙美食的“灵魂”

星城展现国民级“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千个人总有一千个来长沙的理由,但“好吃”或许是长沙最醒目的标签。“吃”这个词早已融入长沙的骨髓,成为这座城市的性格,豪不夸张地说“没有一个人能瘦着走出长沙”。

长沙美食实在是多如毛牛。不管是街头巷尾的老旧摊馆,还是装修风格迥异的门面店铺,他们烹调炮制出来美食都堪称一绝,风味极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长沙地铁乘客的调研数据显示,不管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提到长沙,让人联想到最多的排名前三均是美食,分别是小吃、奶茶和湘菜。除此以外,“网红城市”“网红打卡地”“夜经济”“嗦粉”等都是长沙鲜明的标签。

Q:近年来长沙持续爆红,说到长沙会让您想到【多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长沙地铁乘客消费指数调研问卷2021》线下电子答卷。

根据长沙地铁乘客的调研数据显示,高频消费TOP3分别是臭豆腐、口味虾/口味蟹和糖油粑粑。不仅如此,这三款美食小吃在各大平台的互动量及视频发布量热度也是高居不下。臭豆腐的视频发布量及互动量双双破亿。口味虾也是一道绕不过的美食,在吃货界流传着一个说法:长沙人夏天吃剩的龙虾壳,可以绕地球一圈。虽是调侃,也足以凸显出小龙虾在餐桌上的受欢迎程度。

2021年长沙地铁乘客VS全国餐饮消费频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PART

地铁乘客整体出游意愿强烈

中近途游比例持续高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地铁乘客的旅游需求持续走高,不论是线下旅游到访,还是旅游类APP的使用率上看,地铁乘客均高于全国大盘,且相比往年数据成上涨趋势。在具体的APP类型上,综合了交通、酒店、地图、攻略口碑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类APP,远远大于单一品类APP的使用率。

线下旅游目的地到访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访偏好:分析人群喜欢到访的大类,该标签是基于最近半年人群定位场景频次进行分析得出。提供全国全体网民此项标签值的占比,供对照参考。

旅游类APP使用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PP偏好:分析人群对不同APP类型的偏好度。提供全国全体网民此项标签值的占比,供对照参考。

疫情反复,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大众旅游时更注重安全,出游以中、近途旅游距离为主,相比近三年数据,中、近途旅游比例大幅上涨,累计占比约达四成。而在出游与未出游人群占比中,地铁乘客的出游比例高达46.62%,同比去年涨幅达114.83%,出游比例远高于全国大盘。

2020-2021长沙地铁乘客出游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圈:全国大盘

外圈:长沙地铁

2019-2021年地铁乘客旅游距离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游距离:分析人群一年出游的距离,进行分段统计。提供全国全体网民此项标签值的占比,供对照参考。

4

PART

旅游景点选择多样化

属意长沙就是“诗与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长沙地铁乘客的到访旅游景点类型进行分析,满足家庭娱乐休闲的主题公园占比依然最高,其次是自然风光卓越、人文底蕴深厚的风景名胜和免费便民的城市广场,国家级景点、植物园均有较高的到访率。其中,2号线是唯一风景名胜到访率高于主题公园的线路。这说明,长沙人的“诗与远方”就在身边。

2021年长沙地铁各线路旅游景点到访TOP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长沙地铁乘客旅游景点到访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访偏好:分析人群喜欢到访的大类,该标签是基于最近半年人群定位场景频次进行分析得出。提供全国全体网民此项标签值的占比,供对照参考。

5

PART

长沙旅游资源丰富

地铁基本实现景区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千年来长沙城址、城名未变,屈贾行吟,朱张论道,一大批迁客骚人在此驻足,为之咏叹。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弦歌不绝,贾谊故居被誉为“湖湘文化”的源头,唐代铜官窑遗址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这里出土了四羊方尊、走马楼三国吴简、辛追夫人墓等震惊世界的珍贵文物,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413处、博物馆(纪念馆)42家,馆藏文物达30余万件,非遗项目1366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也 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在1.18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岳麓山巍峨西峙,每逢秋季,盛放着“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红枫美景。 橘子洲静卧江心,矗立洲头的伟人雕塑目光如炬、意气风发。 湘江水穿城而过,浏阳河九曲十八弯,山水形胜共同造就了“山水洲城”的好风光,全市现有A级景区71个。

五一小长假、国庆黄金周期间,长沙均上榜最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据地铁乘客调研时表示, 长沙 文脉深远,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传统与现代、典雅与时尚交相辉映的城市,周末或节假日日常乘坐地铁前往各大旅游景点游玩。此外,长沙这座城市的幸福感还来源于,目前乘坐长沙地铁直达各景区的比例超过60%,再乘坐短距离换乘工具可达85%以上,长沙地铁基本实现了景区全覆盖。

Q:今年您乘坐地铁去旅游的次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长沙地铁乘客消费指数调研问卷2021》线下电子答卷 。

6

PART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是红色热土、革命圣地,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也是全国最早开展红色旅游的省份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凭借着扎实深厚的基础、依托丰富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湖南红色旅游产业正在高质量飞速发展。作为湖南省省会,长沙既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城市,素有“革命摇篮”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地铁乘客的调研数据显示,“革命历史的吸引,想要了解更多”的占比高达48.79%,其次是“缅怀先烈”、“增长历史知识”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拜”,占比均超四成以上。到访热度最高的TOP3分别是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花明楼和杨开慧纪念馆。且有77%的乘客表示在长沙地铁观看过“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博物馆”等主题展览。

Q:近年来您参加了多少次红色旅游【多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长沙地铁乘客消费指数调研问卷2021》线下电子答卷。

7

PART

地铁空间成流量高地

乘客成消费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铁作成城市文明的名片以及城市的交通脉搏,全年运送上亿次客流,“地铁空间场景”是不容忽视的流量高地,如此大规模的客流量,绝大部分是中青年,这一群体正是中国消费市场的绝对主力,也是值得挖掘的流量宝藏。各大品牌首店纷纷选择入住地铁,把地铁作为与城市客群对话的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

PART

低房价高收入

地铁乘客幸福感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人的“幸福感”也与房价息息相关,长沙是一个“收入高、房价低”的典范城市。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地铁乘客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与全市收入增长持平。长沙近两年人均收入水平始终位居中西部主要城市第一位,超过青岛、天津、福州等城市。房价方面,中国房价行情平台上的数据显示,2022年9月,长沙房价均价仅为每平方米11325元,远低于同类城市的平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新一线城市居住报告》曾指出,长沙是典型的居住友好型城市,收入涨幅明显跑赢房价,房价收入比仅为6.35。对比其他特大城市,这一比例在特大城市中最低。换言之,在14个特大城市中,长沙市民的买房压力最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惟楚有材 活力长沙

以轨道链接城市 解锁幸福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 影 | 郑 琪、马希里、陈雨阳

文字编辑 | 赵 娟

美术编辑 | 彭玮真

部分图文来源 | 《长沙地铁活力指数报告》 、长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