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使用在国际空间站上存储了9个月的冻干老鼠精子,科学家成功地在地面实验室中培养出了健康的后代。这项新研究的意义重大,未来人类可能会在大型太空站上长期生活,或进行深空探测,或在其他星球上殖民,携带可以繁殖健康后代的精子和卵子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国际空间站上的辐射强度比地球上的高出一百倍,辐射会导致细胞和配子(精子或卵子)的DNA损伤。虽然这些老鼠精子受到长期太阳辐射的损伤,但研究人员发现,此前的损伤在胚胎发育期间都会被修复。

主导这项研究、来自日本山梨大学(University of Yamanashi)的科学家表示,太空辐射对精子细胞的影响可能会对太空生物(包括人类)造成严重的生殖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测试太空辐射是否会对精子造成不可逆地损伤,研究团队使用了此前在国际空间站上存储了288天的冻干老鼠精子样品。

这些精子在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被存储在零下95摄氏度的太空冷冻库中。在样品回到地球之后,科学家把这些太空精子与相同条件下同一时期保存在地球上的对照样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与对照样品相比,长期太空旅行确实对老鼠精子的DNA造成轻微损伤。但研究还发现,这种DNA损伤并没有阻碍精子使卵子受孕的能力。

研究人员分别把太空保存和地面保存的精子进行受精,并将其转移到雌性老鼠中。结果发现,太空保存的精子其幼崽的平均出生率、性别比例均与对照样组非常接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传分析显示,两组老鼠幼崽的DNA仅存在较小差异。此外,太空老鼠精子的幼崽也能发育成具有正常生育力的成年体,这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太空老鼠精子中观察到的DNA损伤大部分都被修复。

这项研究表明,未来人类大举进军太空时代是非常有可能的,至少在生物学上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