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机构出品的纪录片《刘少奇的故事》在央视播出,其中邀请到了不常进入大众视野的刘潇潇。

作为刘少奇的第五个女儿,也是九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在父亲的特殊关照下,坚持读完书,最终被北大录取,然后出国留学,回国之时已是功成名就。

她在采访中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刻的哀思,也坦言道:“我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做一个普通人。”

(一)父母之间淳朴的红色爱情

刘潇潇的母亲王光美同样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家里人多次帮助共产党人打掩护,兄妹五人也都参加了共产党,王光美则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从辅仁大学研究生毕业,成为北平军事调停处中共代表团的英语翻译,后来因为和谈并不成功,她决心去往延安发展。

一次偶然的机会,作为中共代表团翻译的她们在徐冰的带领下去会见朱老总,也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刘少奇,两人初见的时候并没有说话,只是简单的握了一下手。

后来刘少奇特地赶到外事局参观,也刚好是王光美同志随行,虽然招待方式和条件都比较简陋,但是王光美同志的热情还是打动了刘少奇。

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刘少奇主动提出来希望王光美同志和他一起去晋察冀,含蓄的话语中表达着深切的心意,工作地点在哪里都可以,可偏偏刘少奇希望和她一起,王光美意识到了话里有话。

但她看过许多刘少奇的著作和文章,把刘少奇当做特别尊敬的人,自知身份对比起来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她还没有获得党员的认证,刘少奇可不在乎这些,他只希望爱的人能和他一起进步,王光美才心甘情愿答应。

她和母亲一样,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而且有孩子的男人,她说:“和这种身份的人谈恋爱,跟和普通年轻人谈是很不一样的。”1948年8月,刘少奇和王光美在西柏坡完结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后来刘少奇的起居生活,比如一日三餐等事宜都是王光美来悉心安排的,几十年如一日,虽然期间经历坎坷,但是两人的默契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刘少奇咳嗽一声或者根据说话的轻重,王光美就知道他需要什么,刘少奇因为工作原因总是需要熬夜,王光美在他身边不离不弃。

她知道刘少奇需要补充能量了,不愿意打扰厨师的正常休息,就会亲自下厨,将当天晚饭剩下的饭菜盛在一起,做成烩饭给刘少奇当夜宵。

吃着妻子做的烩饭,刘少奇觉得特别香,还会表扬她的手艺越来越来精湛了,但其实她哪里会做饭。

小时候一直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后来吃食堂,或者有厨师专门做饭,她唯一会做的就是这个了,再后来说起刘少奇表扬的事,她总是会偷笑。

(二)父母亲既是严师,又是益友

1960年,正是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的时候,中国经济发生严峻变化,他的妻子王光美也诞下了一个女儿,在九个子女中排行最小。

于是取名为刘潇潇,小名叫小小,刘少奇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处理公务上,几乎没有时间来顾及自己的大家庭,王光美也没有半点怨言,她毫无保留的支持丈夫,成为丈夫背后最坚强的后盾。

因此在整个中南海里,刘少奇家依然算得上最幸福美满的家庭,大家“各司其职”,只要是刘少奇工作期间就要做到互不打扰。

打刘潇潇可以记事的年纪起,她就觉得父亲特别忙碌,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们玩闹,反倒是像杨尚昆,邓小平经常会带着他们的孩子一起去野餐,这让小小年纪的刘潇潇羡慕不已。

有一次她义正言辞的向父亲提出了自己的“抗议”,得到的还是几乎“不通人情”的拒绝,刘少奇是这样说的:“不行,小小,我看书处理文件比别人慢,就要付出更多时间,所以不能带你们去野餐。”

看着父亲回答得如此认真,潇潇不能理解,但是在饭桌上围在一起吃饭,父亲又会和子女们聊到一起,最小的潇潇也是最幸福的,可以坐在父亲旁边,父亲每次也会将桌上的水果分她一半。

潇潇小时候不爱吃辣菜,父亲还会慈爱地逗她说:“不吃辣的,不吃苦瓜,不可以回老家。”作为全家的开心果,潇潇当然“不甘示弱”,和父亲“争辩”起来,一家人其乐融融,潇潇地不开心顿时一扫而空。

作为家中最小的小孩,她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提醒父亲劳逸结合,因为大一点的孩子劝父亲先放一下手头的工作休息一下不太容易成功。

从小就活泼可爱的潇潇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偶尔被母亲“指使”趴在父亲身上,或者拿一个好吃的给父亲,刘少奇都会暂时停下手上的事。

在教育,德育这方面,刘少奇对子女倒是非常上心,可以用严苛来形容,刘潇潇偶尔会埋怨父亲不努力学习要管,不礼貌要管,道德品质不好要管,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小小年纪的她不懂得这些大道理。

但每次看见父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哥哥姐姐时,她都会有所领悟,有一次,刘潇潇的哥哥刘源在小学写字课上的考试得了2分(总分五分,两分是不及格),潇潇意识到哥哥一定会遭到父母亲的批评教育。

果不其然,刘源被“请”进了房间,但是过程没有打骂,而是看在刘源的态度诚恳,给了他一次机会。

自从那次小事后,刘源比谁都努力练字,最后成为了九个孩子中写字最好看的,潇潇佩服的不仅仅是哥哥的决心和意志,更是父母亲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只要是能把握住道德底线,然后给孩子尽可能大的自由空间,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孩子们就不会在父母面前因为害怕而不敢说出心里话。

刘潇潇同样被刘少奇寄予厚望,和哥哥姐姐们一样,她有着一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长时间表,上面不会强求潇潇一定要考上什么学校,或是进入社会达到怎样的高度。

而是比如说九岁学会骑马,骑自行车,15岁能够独自出门等等,潇潇每次完成上面的小目标都会有对应的奖励,特别有成就感。

比如她的姐姐刘平平,在15岁的生日时就被安排过一次特别的“考试”,母亲在农村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父亲告诉她,你要学会自己买票,坐火车去找妈妈,这是女儿第一次出远门,父亲表现出来的不是担心,而是给予最大限度的信任。

其实在女儿14岁的时候,刘少奇就写过一封信给她,上面说:“亲爱的女儿,祝贺你就要满14岁了,希望你的14岁生日过得有意义,我们希望你能决心做一个进步的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雷锋式的平凡,能够继承伟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承担前辈的革命事业,现在学习要认真刻苦,热爱劳动,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大事,为了人民和集体需要有所牺牲……”

书信是一种很正式的文体,并不是父母亲唠唠叨叨给你说几句话能够代替的,这样子小孩子就会非常好奇和重视,刘潇潇也会慢慢花时间来琢磨父母的苦心深意。

遭遇变故,不放弃学业

六岁以前,刘潇潇的家庭在整个中南海都是最幸福的,但是好景在1966年戛然而止,刘少奇经常坐在窗边嘀咕着:“小小该上学了,送她去读书。”虽然他已经身心疲惫,但是潇潇的学业一直是他那段时间最牵挂的事。

因为父母的工作原因,能够照顾潇潇的只有保姆赵淑君,她是在潇潇出生前一年来到刘家的,做起事来非常的踏实,思想也很正派,来到刘家的主要工作正是照顾孤单的潇潇和刘少奇的岳母董洁如。

可以说潇潇是她看着长大的,赵淑君也非常喜爱这个孩子,尽管出身名门,但丝毫没有一点名人后代的架子,反倒是乖巧伶俐,落落大方。

尽心尽责的赵淑君更加没有离开刘潇潇半步,有一年春节,她为了让潇潇暂时忘却没有父母亲陪伴的伤心,就特地买了一双红灯芯绒面料的鞋子,潇潇穿着最喜欢的颜色的鞋子,才开心的跑到雪地上玩耍。

可这时意外发生了,这种面料的鞋子并不牢靠,没过一天就坏了,潇潇因此双脚被冻得发紫。

期间遭了不少罪,把赵淑君心疼坏了,就好像自己亲孙女受了委屈,她发誓以后一定要买质量最好又好看的。

赵淑君有抽烟的习惯,也许在其他人家里不能接受保姆有这个嗜好,但是在刘家,整个大家庭都很信任她,王光美每个月不仅付工资,还会加一点烟钱。

如果有谁说闲话或者挑刺,刘潇潇第一个站出来维护她,潇潇有保姆的陪伴,安稳度过了童年,是九个兄妹中最幸运的那个,姐姐刘亭亭为了能离年幼的妹妹近一点。

从顺义维尼纶厂分配到了北京郊区的仪器仪表厂,里面的工人无条件的给予她温暖和帮助,才使姐妹俩安全的成长起来,姐妹俩也不负众望。

1978年,姐姐搭上了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二班车,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外文系,次年,刘潇潇也考上了北京大学生物学系。

两人在后来的学习中都非常的刻苦,而且经历极为相似,都有出国留学的想法,经历过这么多坎坷与波折,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母亲王光美和孩子们选择了向前看,她们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曾经有人也处心积虑地问刘潇潇:“这么多年过去了,是否心中还有怨恨?”

刘潇潇也只是淡然一笑,回答道:“我该埋怨谁呢?他们都没有错,相反,我非常能理解他们,国家动荡了这么多年,经济遭受如此大的损失,与国家的损失相比,个人的算不了啥,他们老一辈人的愿望非常统一,就是赶紧恢复生产,让老百姓过上安定,正常的生活。”

(三)留学毕业归国,谨遵父亲的教导

1981年,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成功进入德国波恩大学和卡勒斯堡工学院攻读生物遗传工程学,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之一。

尤其是医学领域在世界享有盛名,曾经拿下了多个诺贝尔奖和各种比赛奖项,马克思,海涅,尼采曾经都是这所大学的学生,刘潇潇在留学中了解世界有多大,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这个过程中亲身体验一种全新的文化,和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而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放眼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豪迈,这些意义怎能单纯地通过价值来衡量。

1987年,正是轰轰烈烈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刘潇潇在国外已经获得了生物工程硕士学位,她明白国内如今紧缺人才的情况,也想起了父母亲曾经对她的谆谆教诲。

尤其是那封信她一直留着,上面还有一句话:“但是只要你真正决心献身于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决心把我们国家建设为富强的国家,真正关心全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这正是她排除万难和众议回国发展的主要原因,许多外国好友都表示不理解,国外的企业或者实验室都开出了天价薪资,想要挽留刘潇潇都没有成功。

她甘愿像父亲一样不求回报,做一位人民的公仆,向新中国付出自己的一切,毕业后她甚至一刻也没有多久就回国了。

2010年,刘潇潇亲自写了一篇文章回忆父亲,寄托女儿对父亲的无比的思念,对所有帮助过她的人表达感恩,上面如是说道:我为父亲感到自豪,同时我也不断思考,一个人成败与否,不是靠金钱和地位衡量,功过是非都是要靠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评判,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