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高15.5㎝腹宽18㎝重7斤
中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中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倾其所有,向天祈福,求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但这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香炉在华人社会历史久远,本来只供焚香用,后来被爱好古物的人收藏,成了人们玩赏的古董和艺术品了。
香炉的材质众多,造型各异。精心冶炼的铜香炉,造型古朴典雅,深受世人的重视。一直以来,铜器铸造更多用于奢华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具,香炉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实用器主要制作成和生活有关的器物样式。直至汉代以后,香炉的造型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鼎式香炉、鬲式香炉、奁式香炉、鱼耳香炉、三足香炉等多种样式。宋代开始精美的香炉出现在帝王内庭,成为上层人士高雅的把玩之物。一时间,炉文化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置炉和赏炉成为一种文人品位的体现,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使香炉成为当时代表的典型器物。
明初至清中期是铜炉制作的巅峰阶段,工匠们在长期制作过程中积累了精湛的技艺,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妙者呈简练铜色,幽雅造型,不着纤尘,润泽如少女肌肤,精光内含,静而不喧,集优雅的艺术性与超卓的工艺性于一身,将精美卓绝的金工艺术推向顶峰。
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重要香具的香炉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内涵,除了礼仪环境所需要用的熏衣外,还是书斋里便于诵阅、有益于理解及记忆的文玩清供。此外还有一种用途便是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之用。是一种既可以居庙堂之高,又可以处江湖之远的器物。
香炉有以皮色包浆者喜人,有以形制优雅者喜人,有以款识精妙者喜人。此炉三美俱佳,以精铜铸成,铜色沉郁,器形规整庄重,线条流畅,做工精美。四方形,直口方唇折沿,束短颈,肩下至足略微内收,弧线简洁、优雅,四足牢固扎实。宽沿两侧饰绳纹双耳,便于抬运。底部落“玉堂清玩”四字方篆柳叶一体款,铸后修磨而成,功精韵佳,实为同类之罕见者,当时既已难求。玉堂款炉,传世颇多,品格高下,大有差异,定有真伪之别。其真者何人所造,尚待考。邵茗生《宣炉汇释》谓铸者为严分宜。未能提出确证,难置信。
近些年来,随着香炉收藏文化的兴起,古代藏饰香炉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明清以来,铜炉收藏历经6次高潮,一潮高于一潮。如今的藏界不仅仿炉遍地开花,且寻购者日增,并屡次问鼎精品,普通藏者更苦苦追寻珍品。明清铜炉不仅是国家礼乐祭祀的政权象征,也是文人雅士书斋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环节。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注定其在艺术品收藏之中独具一席地位,铜炉收藏所蕴含着的丰富而厚重文化内涵绝不逊色于瓷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