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小石

(1888——1962)

出生于清末,成长于民初,发光于烽火连天的岁月,功成名就于新中国。他是清末民初学者、教育家、碑学家李瑞清(1867——1920)的继承者,是清代碑学书风的传承者,是李氏开创的“金石书派”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的集大成者。“但无论什么时候,胡小石始终坚守着‘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的文人品格,以他那独立的人格、科学的思想、求真求善求美的自由意志和价值判断的慧眼特立于文坛、书坛,在历史潮流的奔腾回旋中显示出独特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小石为南京大学研究生侯镜昶(中)、郭维森(右)授课

胡小石《书艺略论》中论用笔

用笔轻者,其效果为超逸秀发。用笔重者,其效果为沉着温厚。书之使笔,率不令过腰节以上。二分笔身,分处为腰,自腰及端,复三分之。至轻者用端部之一分,其书纤劲,所谓蹲锋。至重者用腰部之三分,其书丰腴,所谓铺锋。界乎腰端之间者为二分。触毫有深浅,用笔有轻重。一般情况下,轻者蹲锋,入毫一分;重者铺锋,入毫三分。提按程度不同,轻重质感也不同:轻者纤劲,“超逸秀发”;重者丰腴,“沉着温厚”。“提笔出轻,按笔成重”,随提随按,边提边按,时轻时重,时隐时现。做到轻重有度,恰到好处,轻不纤弱浮滑,飘薄疲软,重不踬入泥潭,不能自拔。

胡小石临《乙瑛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衡方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王羲之《初月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临王羲之乐毅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敬史君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蔡明远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刘碑寺造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张黑女墓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张猛龙碑碑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汉隶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小石临齐侯壶铭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小石 《临居延汉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十七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隋张贵男墓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它临帖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