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山东、内蒙古、江西等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已经开始实施领取养老金资格“静默认证”了。有些人觉得领取养老金资格个人就不用操心了。千万不要搞错了,静默认证不等于彻底无需认证

静默认证,主要指的是通过大数据比对,在不打扰退休人员的情况下,由政府部门进行自动认证。

这种认证方式,对于个人来说是免打扰的,主要实现方式是个人通过一些实名制的方式进行认证的。比如说乘坐飞机、高铁,民政各类信息,到医院就医,到银行办理业务等等,还有一些大家较熟悉的核酸检测,进出入扫码登记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人社部公布的信息,全国目前有1/3的老人可以通过大数据比对认证,个人不需要主动认证了。从比例来看还是比较低的。

这些信息的比对,主要看当地数据处理的采集和比对,并不是说一定有全国的统一标准。当然一般民政局的殡葬信息是肯定有的。像核酸检测,现在只要输入身份证号就可以,离实名制还可能远一些。

除了静默认证以外,还可以进行刷脸认证,这属于个人自助认证,也属于个人主动认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刷脸认证的方式需要到固定网站或者专用APP。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者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APP。居住在境外的老人,可以通过外交部的“中国领事”手机APP完成刷脸认证。

静默认证和自助认证不冲突。只要认证一次,认证的有效期就可以往后推一年(这也被人们习惯地叫做递延认证)。所以说有条件的个人,多进行一下自助认证也是不错的。

如果因为面容变化太大或者其他各种原因无法通过刷脸认证的话,可以到当地的社保部门或者指定银行窗口等社保认可的部门申请现场认证。异地的话,可以申请异地社保部门协助认证。居住在国外的老人可以到领事馆申请协助认证。

对于居住在国内的老人,如果是年龄特别大或者身体不方便,可以申请上门协助认证。这一般是由社保部门派专人进行,上海市社保部门甚至委托顺丰快递小哥可以进行上门认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除了领取养老金以外,还有很多的社保待遇都是有国家需要把控的。比如说工伤保险的待遇、生育津贴待遇、失业金待遇、养老金的遗属待遇等等。

总体来说,随着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未来确实可以越来越少地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不过话又说回来,通不过养老金资格认证,并不会取消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只是暂停发放养老金而已。如果说个人由于太忙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暂时没有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导致养老金停发的话,事后可以到社保部门进行现场审核,相应的审核程序比自助认证更严格一些。通过现场审核以后,所欠发的养老金待遇都会予以补发,养老金错过增长的也会进行补调。所以如果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允许的话,个人也可以不用把养老金资格认证经常挂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