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这是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

十一过后,秋意渐深,加之今年寒潮提前,此时上山,能看到的蚂蚱自然是大为减少。而即便是那些还在顽强生存的,动作也明显变得迟缓,很容易被捉到。

前几天,笔者和朋友在登山时,就很轻松地捉到了一只绿色的大蚂蚱——倘若在暑期的话,要靠近它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这种绿色的大蚂蚱,笔者儿时常见,但自从外出上学工作之后,已有约二十年不曾亲眼再睹。因此,这次重新见到之后,虽然感觉眼熟,但一时之间却喊不上它的称呼。

“这不是大油蚂么?”正在反复思索之际,同行的朋友提醒说。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对啊,这就是大油蚂。”

所谓“大油蚂”,是栖霞东部对这种蚂蚱的称呼,在其他地方,民间也有“蹬倒山”(蹬蹬山)的叫法(大概是形容其两条后腿蹬地有力)。查询生物志书,它的正式名字应该是“棉蝗”,是直翅目蝗总科棉蝗属动物(蝗科动物种类相当多)。而另外一种体型较小、翅膀多为灰色的蚂蚱,则为蝗总科飞蝗属动物,正式名字为“东亚飞蝗”。

在胶东地区,就数量而言,飞蝗要多于棉蝗。前者在寻常田地中就能看到,属于农业上的害虫(在古代常有蝗灾)。而后者多在山上,对农业的影响要小一些。

棉蝗体型较大、颜色醒目、头部也比较有特点(我小时候一直觉得它的头部很像古代将军带的兜鍪,两只细长的触角如同兜鍪上的盔缨),在条件有限的过去,孩子们常把它当做玩耍的对象。

而除了玩耍之外,它还具备很多虫子共有的特点——可以用来吃。比较讲究的吃法为油炸,简单直接一点则为“火烧”。笔者儿时相对听话,不曾有过这种尝试。而不少胆大的孩子,都曾有相应体验。据说口味还挺不错。

当然了,刚才说的这些都已成往事。当初的孩子现在多已进城,而现在的孩子又鲜少接触田野。或许有一天,“大油蚂”(蹬倒山)这个称呼,也会像众多乡村习俗一样,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