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三公”这个词出自《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它是用来形容东汉末年的汝南袁氏的家族实力,其家族的代表人物则是曾经雄霸北方,与曹操一决雌雄的袁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绍的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官宦世家”,而且四代人之中都有位居“三公”的家族成员。

五世六公的汝南袁氏

如果说得更准确一些,应该是“五世六公”。袁绍官至“大将军”;袁绍的父亲袁逢官至“司空”,袁绍的叔叔袁隗官至“司徒”、“太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绍的爷爷袁汤官至“司空”、“司徒”、“太尉”;

袁绍的曾祖父袁京的哥哥袁敞官至“司空”;高祖父袁安官至“司空”、“司徒”。

司空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司徒相当于“户部尚书”,太尉相当于现今的“军委主席”。换句话说,袁氏家族可谓是实打实的“世袭三公”。

就连当时骁勇的董卓,得知袁绍的背景之后,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采取“怀柔”手段来对付袁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世太尉”弘农杨氏

与汝南袁氏同一时代的“弘农杨氏”,在东汉末年也是一个“官宦世家”。那个因“鸡肋”二字被曹操赐死的杨修,是弘农杨氏的后人。自杨修高祖至父亲杨彪,四代人都官居太尉之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杨氏与袁氏之间有姻亲关系(杨修是袁术的外甥),但在军阀割据的东汉末年,袁氏一族多为武官出身,拥有自己的兵马。因此在影响力方面,杨氏远不如袁氏。杨修被斩之后,曹操完全不在乎杨修父亲杨彪的感受,只对其解释说“你儿子嘴碎,爱剧透,我恨他!

虽然三国时期各地都有“氏族”势力存在,但就身份地位而言,还的是袁绍与杨修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