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群里,有个妈妈特别纠结,自己天天跟孩子说尽量在九点前睡,但半年下来,还是执行不到位,孩子每天都拖到11点才慢吞吞去睡。

特别是这位妈妈看到孩子的个子最近长得慢,而老师又反馈孩子在学校做操和上课经常打呵欠,就更加焦虑了。

天天强调早睡,还是执行不了,其实就是孩子没有学会时间管理。不会时间管理,除了日常影响孩子的睡眠和学习,还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学习时间管理的关键词:时间颗粒度

孩子学习时间管理的关键词:时间颗粒度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时间颗粒度”,意为每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虽然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每个人利用时间的效率却不同。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时间管理做得好的人,能更加高效处理好更多的事情。

比如,网上曾出现一张王健林先生的行程表,在这张表上,可以看到,他凌晨4点起床,除去健身、吃饭和在飞机上的时间,他会见领导用了15分钟,参加签约仪式用了20分钟。

由此可见,他运用和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最短是15分钟,15分钟就是他的时间颗粒度。而世界上另外一个富豪比尔·盖茨的时间颗粒度甚至更小,他很多事情都是在5分钟内做出决断。

但我们普通的时间颗粒度就比这大得多,比如一般人是一小时、半天、一天等等。

同样,不同孩子的时间颗粒度大小也不同。导致孩子时间颗粒度大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孩子天性反应比别人慢,后天习惯使然,家长的影响等等。

但会管理时间和不会管理时间的孩子相比,仍然优势明显,未来更容易在工作或团体中脱颖而出,成为更优秀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时间管理的孩子,未来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会时间管理的孩子,未来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优势一:做事不拖沓

长大后,无论做普通员工,还是团队领导,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沓的人,都会更容易实现目标,自己和带领的团队,成就都会更高。

优势二:工作效率高

会时间管理的孩子,对时间的观念很强,他们在单位时间内,做事更有效率,同样的时间内,他们完成的事情要比不会时间管理的人质量和数量都会高很多,当然更容易出成绩。

优势三:再学习能力强

时代瞬息万变,技能也日新月异,会时间管理的孩子,将来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对自我“充电”,不断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在一个团体中,再学习能力强的人,往往会比较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那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呢?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那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呢?

*让孩子认识时间

让孩子认识时间的方式有很多种,日常可以购买各种钟表、计时器,可以经常跟孩子约定时间,多跟孩子提及各种时间词汇,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一个时钟或一天的任务表。

此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以时间为主题的游戏,还可以和孩子阅读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经典绘本,比如“老狼老狼几点钟”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孩子提升单位时间的利用效率

可以用目标管理法,让孩子提升单位时间的利用率。

我记得有段时间,我也是用最笨的方法,每晚到了9点,就开始催促艾羊睡觉,但她老是说自己还没画完画,还没有跟妈妈读书,不想睡,并且还说自己为什么每天总是不够时间,十分懊恼。

由于担心她晚睡会影响身高,我只好耐心跟她说道理,各种哄。但这样下来自己也很累。

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她所谓的不够时间,其实是因为磨蹭。在所有任务中,她最喜欢画画,会把画画排到最前面,但在画画过程中,她会有很多小动作,比如时不时玩下桌上的贴纸,抠一下橡皮擦等等。

我决定换了个科学的方法,提升孩子单位时间的利用率。

每晚规定她画画时间,只能是30-45分钟内。45分钟后,无论她觉得是否已经画好,休息一会之后,都必须进行下一个任务。这样不至于拖延晚上睡觉的时间。每晚都争取提早5分钟睡觉,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可以九点前睡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任务可视化,让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

像我们工作一样,孩子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基主要也就那几样。

我们可以用目标管理法,把孩子每天该做的任务列在一张表格上,比如语文、数学、练琴、唱歌等等。然后每天预估做这些任务需要多长时间,然后用视觉化即孩子看得见的形式表达出来。

比如可以用一个圆圈、一个方条、一个贴纸、一朵红花代表10分钟,比如写字是10分钟,就在后面画一个方条或贴一个贴纸,画画用30分钟,就在后面画三个方条或贴三个贴纸,以此类推。

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打一个勾或者打个叉,表示已经完成。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可以看得到自己用了多少时间,做了哪些事情或者说任务。

甚至还可以用沙漏等计时器计时,让时间更加可视化,让孩子可以更加直观感知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前5-10分钟提醒孩子准备

大脑的特性决定,人在专注进行当下任务时,不可能立刻把注意力切换到下一个任务上。

大脑需要一定的时间延缓做准备,犹如让电脑切换到下一个任务时,电脑程序需要一定时间准备一样。

所以,当我们需要孩子配合我们进行下一个任务时,我们可以提前5-10分钟,跟孩子打招呼。比如跟孩子说,我们十分钟后出门前,你可以在这个时间内做好准备。这样,孩子就不会排斥父母的安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羊育儿寄语

艾羊育儿寄语

每个人的每一天都只有24小时,但学会如何高效利用时间的孩子,将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学习和处事的效率更高,将更有机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更优秀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