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第二炮兵易帅,谁来接替李旭阁中将?其老部下被委以重任

纵观我军军史,第二炮兵(下称二炮)是一支极为神秘而又特殊的部队,也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更是我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点。有心的朋友们会发现,但凡二炮有个风吹草动,绝对是重量级新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炮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二炮臂章、软(硬)胸标

共和国铸剑的风雨征途中,李旭阁中将是一位颇为重要的历史人物,对二炮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李旭阁生于1927年1月,河北滦县人。1943年12月,李旭阁投身革命,从浴血抗战一直战斗到立国之战,为新中国的诞生频频穿梭于枪林弹雨。

自1956年1月,时任总参作战部空军处参谋的李旭阁首次接触导弹后,便与二炮结下了不解之缘。虽说后来短暂离开了二炮,可又很快重返铸剑大军之中,多次参与我军组织的重大核试验。特别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李旭阁不仅见证了历史,还亲赴核爆区上空收集第一手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旭阁(原二炮司令员)

1985年7月,李旭阁出任二炮司令员。1988年9月,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李旭阁授衔中将。李旭阁离休之后,其老部下杨国梁(时任二炮副司令员)被中央军委委以重任。杨国梁是何许人也?究竟什么来头?且让笔者带大家,领略一下为国铸剑的杨国梁。

杨国梁系河北遵化人,生于1938年3月。遵化是享誉全国的千年古县,县名寓意“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素有“畿东第一城”的美誉。1958年夏,杨国梁自昌黎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导弹总体设计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国梁(原二炮司令员)

昌黎一中前身最远可追溯至始建于1849年碣阳书院,此为闻名遐迩、成绩卓越的百年名校,涌现出了石广生、楼乾贵、孟昭英、顾方舟等国家栋梁,历史文化底蕴颇为雄厚,对杨国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于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更了不起,该学院组建于1952年10月,这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带有清华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厦门大学、华北大学工学院、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院校的血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北京航空学院校徽

1963年夏,杨国梁学成毕业后,被分配至国防科工委基地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杨国梁不仅有蓬勃朝气,而且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这是二炮成立初期迫切需要的专业型军事主官人才。因而,杨国梁很快出任某训练基地作战处作战科见习参谋。

及至1982年12月,杨国梁已经是某试验训练基地作战试验处处长。1983年,中央军委启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军政主官,杨国梁便是其中之一。随即,杨国梁于是年9月转任某试验训练基地副司令员,后任该基地司令员,走向了领导岗位。

1985年7月,百万大裁军之际,中央军委对各大单位进行了精简整编,二炮得以保留并进一步发展壮大,军兵种比例得到优化。与此同时,中央军委二炮领导班子调整,杨国梁作为年轻一代优秀的军事主官,被委以重任出任二炮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三十五周年国庆大阅兵上的二炮参阅方队

同期,李旭阁出任二炮司令员。李旭阁接手的是一支刚刚在建国35周年阅兵上第一次公开展示的“明星部队”,备受世人瞩目。如何让二炮打得既精又远,还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节奏?

这一系列问题,事关大国重剑的核心战斗力,摆在了新一届二炮领导班子的面前。杨国梁紧密配合李旭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短时间内解决了技术、人才两大难题,让二炮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旭阁(左一)早年照

1988年9月,杨国梁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4月,杨国梁奉命进入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系学习深造。1992年11月,李旭阁到龄离休前夕,向中央军委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推荐了新班子的人选,杨国梁即是重点关注对越。

尔后,杨国梁正式主政二炮。1993年7月,杨国梁晋升为中将军衔。杨国梁主政二炮之后,继承和发扬了李旭阁建设二炮的思路,着重打造“核常兼备、攻防结合、慑战一体”的能力,令我国战略威慑能力大幅度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阅兵上的二炮参阅方队

1998年3月,距离晋衔中将不到五年的时间,杨国梁晋升为上将军衔。杨国梁无意之中创造了一个记录,成为了我军当时最为年轻的上将衔高级将领。1999年10月,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阅兵上,二炮以崭新的军容风貌接受了祖国的检阅。

此次阅兵,二炮战略核导弹、洲际导弹等四个方队参阅,战役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洲际导弹等一大批高、精、尖导弹首次亮相,让世人眼前一亮:个头比过去更短、更小,可威力更大、更强。2003年1月,杨国梁达到正大军区级服役最高年限退出现役,转岗全国人大出任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出现役后的杨国梁

纵观二炮军史,李旭阁、杨国梁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独特作用,对于二炮的发展壮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2年10月,李旭阁中将谢世。杨国梁上将退休后,则醉心于墨香瀚海,在书法上颇有造诣,深受业内人士的好评……

参考资料:

[1]《执子之手——我和旭阁的六十年》(耿素墨);

[2]《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第一中学》(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