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歼20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多军迷可能已经淡忘了,歼20项目也是在国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而当时的竞标项目军迷猜测就是沈飞的歼14“雪鸮”,而这款战机虽然落选,但也成为了FC-31来自歼35舰载的研发基础。当然,对于这么一个只存在于图纸上的机型,军迷都认为不可能现实见到了。不过最近演练中竟然出现了歼14“雪鸮”的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我们在一场战伤救护演练中,看到机场上停放着一架真实大小的飞机。从外观来看,这架飞机不是目前任何一种列装的国产战机,采用鸭翼加上单垂尾、三角翼的布局,但其鸭翼和歼10比较类似,机头下方的巨大DSI进气道又完全不同,同时又具备一定的隐身机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款战机之所以比较奇怪,是因为这可能是根据歼14“雪鸮”而制作的全比例真机模型。同时对于“雪鸮”这款仅仅存在于图纸上的战机,一般人看到觉得奇怪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不知道这款战机的具体外观,目前的很多图片也是根据军迷猜测而制作的CG图片。其实,歼14“雪鸮”也是当初国内早期对隐身机研发的一个缩影,而和歼20不同的是,歼14的隐身方案采用不少当时俄方的理论基础,比如其三翼面布局就有非常典型的俄式战机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也和“雪鸮”方案的设计方沈飞的经历有关,它们在合照就和苏霍伊保持接触,毕竟也对苏27等战机有更深刻的连结。因此歼14的部分数据也是通过引进的俄方软件进行的计算,现在来看在某些隐身气动布局上确实和苏57有异曲同工的感觉,而三翼面的设计也有着典型的苏27俄式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歼14“雪鸮”的隐身性能还有提升空间,苏57也有了类似问题,且威龙方案对航发的要求也更低,这些都影响到了最终结果。而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最终威龙方案获胜成就了歼20,歼14“雪鸮”虽然黯然退场,但积累的设计经验后来也用于FC-31之中,变相成就了歼35隐身舰载机,也算是凤凰涅槃了。也就是说这场内部的比拼,最终还是让国内航空工业发展各自积累了丰富经验。而如今能看到这款接近“雪鸮”的模型也让人非常感慨,这说明当时这款战机可能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程度,这个全比例模型可能就是用于某些早期测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今这个全比例模型依然有用处,一方面就是之前说的用于战场救护演练,模拟飞机场被攻击后的救护,可以看到模型的机尾部还有模拟被烧黑的情况。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于无人机识别测试,毕竟这种带鸭翼的飞机可以模拟类似阵风之类的西方飞机,测试无人机在空中对地面目标的识别能力,毕竟周边就有一些这类型的飞机,届时有望让这些战机在地面机场时就予以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来说,国产歼14“雪鸮”的发展过程也是一段国内战机设计奋发向上,追赶西方的经历。其实对于先进战机的设计来说,切莫以成败论英雄,不管是竞争上去的,还是落败的,其研发过程的宝贵经验和数据都是国内航空发展的瑰宝,而这一过程中涌现的军工专家们,也都是最可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