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0月7日,“萨姆—2”一举击落了在我国领空侦察的RB-57D,25岁的沈忠芳恍然大悟:“没导弹是不行的!”

即便制造出最先进的飞机,也可能被导弹击落。只有制造出最先进的导弹,才能对付敌人的飞机,才能有最强大的国防。

于是,1960年9月28日,沈忠芳正式成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的一名科研人员。

从此,他的愿望改变了:制造出最先进的导弹,赶上美国,超过美国,才能不被威胁。

当时,他根本不知道导弹的原理是什么,不但要从地面升上天,更要击中高速飞行的飞机,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唯一的办法,就是仿制,于是,他们精心研究苏联的“斯-75”型地空导弹,从导弹、发射架到地面设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就这样,他们克服落后的设备,排除万难,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个地空导弹,就是红旗一号。

紧接着,他和同事们一鼓作气,针对红旗一号命中率低、易受干扰等缺点,研制出我国独有的反干扰系统。

红旗二号地空导弹成功问世,并在1967年9月8日,一举击落了来犯的U-2侦察机,捍卫了祖国领空,国人无不拍手称快。

进入80年代后,我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经济建设,用于科研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少,科研人员大量流失,军工厂面临危机。

沈忠芳一心想研制一款能打入国际市场的导弹,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

他就和同事们四处奔波,筹到了450万元经费,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科研中。

1986年,B610成功面世,走出了国门,拿到了数亿美元的合同。

这时候,有些国家坐不住了,他们找到沈忠芳,希望他能转让B6的核心技术,愿意出高价钱。

他只是坚定地摆摆手:“为了钱,就可以什么都不顾吗?”

进入90年代后,我国原有的第一代、第二代对空防御武器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急需研制出第三代,以增强防御能力。

关键时刻,沈忠芳义无反顾地揽下了这个任务,在1993年1月担任了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的。

“成功了是集体的,失败了我个人负责。”他立下军令状,丝毫不给自己留后路。

身负国之重任,肩抗历史使命,沈忠芳一头扎进科研所,迅速带领团队投入研制工作中。

两年里,他夜以继日,终于在1994年,完成了中高空中远程的防空导弹的研制任务。

从此,我国防空导弹跨入了国际领先行列。

2009年国庆,载着地空导弹的方阵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坐在观礼台上的沈忠芳泪流满面。

“现在谁也不敢随便欺负我们!”正是因为这样的放心,他在76岁时,告别了奋斗一生的科研岗位,开始了享受轻松的退休生活。

2022年4月,他和其他11位被保密的导弹专家们,再次步入大众眼中,有的虽然已经去世,但他们是祖国强大的奠基者,我们会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世代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