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临沂现代化进程,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临沂作为农业大市,锚定“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根据临沂市党代会的指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着力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沂蒙新乡村,一笔一划勾勒出乡村振兴新画卷。127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45.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顺利交出了一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答卷。

自觉扛起农业大市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管控“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水平,粮食总产保持在83亿斤以上。今年上半年,临沂市夏粮喜获丰收,蔬菜、蛋、奶及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428.6万吨、12.4万吨、7.1万吨和12.3万吨,生猪存出栏量分别达到360.3万头、285.8万头,家禽存出栏量分别达到1.1亿只、1.7亿只,均居全省第一。

坚持抓产业促增收,做大做强畜牧屠宰加工、蔬菜、粮油加工、蜜桃、食品、饲料和预制菜“6+1”产业集群,市级以上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900余家,建设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210家,培育省级及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发展在营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万家、家庭农场1.8万家,打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4个,苍山大蒜、蒙阴蜜桃、平邑金银花入选“好品山东”区域公用品牌,“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产自临沂”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出台全省首部市级《美丽乡村条例》,累计完成改厕107.4万户,新改建“四好农村路”8322公里,快递进村基本实现全覆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70个、居全省首位。从去年开始,整镇域建设了12个乡村振兴示范区、12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乡村建设短板进一步补齐。

强化要素供应保障,围绕解决“人”“地”“钱”问题,开展支农、支教、支医等工作,创新“学院+中心+基地”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抓好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用好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相关政策,推动更多农产品和服务“进城入市”、城市各类要素和消费“上山下乡”,为临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辉升 见习记者 王思晴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