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国际铁路港

坐落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永益泵业是一家有些年头的企业。外观看上去平平无奇,走进车间却发现别有洞天——这里是在全国范围率先生产新型碳纤复合材料泵的企业。

总经理兼老板的周绪成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从国有工厂辞职后,毅然“下海”经商。他从没有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加工开始干起,到生产金属泵,再到拿下全国发明专利率先生产新型碳纤复合材料泵。

周绪成的一次次转型,是企业家主动思考创新的结果,也是市场环境的倒逼。周绪成几次说,如果不是几次技术创新,自己和企业早就消失在了社会需求和时代的更迭里。

当“创新”二字出现在一个干实事的老板口中时,你会觉得那不是一个虚词,而是关系到其个人和企业生命力的根本。而对于以老工业区著称的青白江来说,创新更不能也不是一个虚词,因为这关系到一方土地的活力。如今,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汽笛取代了车间里的轰鸣,高效智慧化的产业园取代了烟囱冒着浓烟的冶炼企业。

周绪成和永益泵业的20年商海浮沉是一个缩影,背后,是一个老工业区从工业文明时代向数字文明时代努力迈进的身影。

在国内国际变局不断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寻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与中心城区互动、参与“双循环”的语境中,县域地理单元如何找准自己的角色,如何挖掘增长潜力、保持经济韧性,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全局经济底色。

过去,提及青白江,“老工业基地”是第一印象。而今,提及青白江,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是第一名片——泛欧泛亚黄金大通道中,成都青白江区是举足轻重的枢纽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国际铁路港全景

主动辞职创业改革开放之风必将吹到这里

电视剧《大江大河》里,王凯饰演的宋运辉出身贫寒,却抓住了1978年恢复高考的机会,成为了大学生。凭借技术与勤奋,宋运辉在国有化工厂崭露头角,并一步步坐上厂长的位置。

如果不是在1995年“下海”经商,成都永益泵业总经理周绪成的发展轨迹,大抵也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永益泵业

生于1963年的周绪成在恢复高考后的几年,成功考上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成功进入成都青白江的一家国有工厂。在那个年代,大学生进国有单位,是金汤匙加金饭碗,好上加好。周绪成一进厂,就被分配到管理职能的部门,顺利的话,升上管理岗也是职业生涯中可以预见的事。

但在1995年,周绪成却主动辞职“下海”了。周绪成“下海”时,是青白江工业经济发展最繁荣的时期。1990年,青白江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成都市首个财政突破亿元大关的区(市)县。

为什么要这样干?周绪成说,这跟自己在广州上大学的经历有关。“当时我们在广州读书,离深圳、香港都很近,这里是改革春风最早吹拂到的地方,也是最接近未知与各种可能的地方。我回到青白江后,一直有一种声音告诉我,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之风必将吹到内陆来,而那才是未来”。

青白江的工业基因深厚。1958年,为了改变成都市冶金工业的落后面貌,保证国家建设对钢铁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攀成钢的前身成都钢铁厂也动工开建。在此基础上,青白江区成立。工业之风吹拂下,青白江区有了最早的商业基因。在周绪成的印象中,这也带给他关于青白江远景的最初想象。

刚辞职“下海”时,没本钱、没经验,周绪成凭借自己过去当“星期天工程师”的经验,从一家民营工厂老板手里接下了厂长职位,相当于最早一批的“职业经理人”。就这样,积攒起了从搞技术、搞生产再到销售的一条龙经验。

刚开始创业时,步子不敢迈大了。周绪成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也是大学时的专业——铸造。但订单不断、生产不停的同时,周绪成却产生了困惑,为什么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却赚不到钱?

当看到厂房里遍地的零件、毛坯,他想通了。自己干的是铸造里最简单、没有技术难度、没有创新的环节,订单量年年涨,经济效益却不高。“再这么干下去,得把自己干废了。”周绪成想。

于是,从零件到金属泵整机生产,出现了周绪成事业的第一次转向。

而在周绪成“下海”的几年后,这家国有工厂,也宣布倒闭了。

商海潮头不能跟着浪走 要做带头的“浪”

商海潮头,永远一浪之后接着一浪,谁也无法预判什么时候被“拍倒”在沙滩上。

生产金属泵整机的几年时间里,周绪成和工厂的确过了几年好日子。规模日益扩大,买下新厂房、扩建新产线,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作为一种成熟的化工产业机器,金属泵本身没有技术壁垒可言。在一次次招投标中,周绪成发现,竞争对手给到的价格越来越低,自己掰着指头算,按照这个价格,自己无论如何也赚不到钱。

几番打听后,周绪成终于知道了低价背后的“秘密”。但自认是“知识型企业家”的他觉得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工厂的合规经营,不能打政策和法律的擦边球。因此,成本降不下来,就只剩一条路——技术革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永益泵业

2012年前后,周绪成去德国参加展会。这次展会上,他看到了一个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产品——碳纤维泵。这给了他灵感,回国后,周绪成加上两个研发人员,投入到了碳纤维泵的研发中去。没有图纸、没有样机、甚至国内院校也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从零开始干,这个三人团队竟然真的把碳纤维泵造出来了。2013年,周绪成的新型碳纤复合材料泵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但新产品生产出来了,如何说服市场接受是摆在周绪成面前的最大难题。加之化工行业的场景、产品复杂多样,自己的新材料泵能不能适应各种生产需要,周绪成自己心里也拿不准。

怀着忐忑,周绪成先将碳纤维泵“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化工行业不同细分领域厂家的厂房里。在一家钛白粉生产企业,原先使用的金属泵平均一个星期就坏一次,而使用碳纤维泵后,第一台机器就使用了一年多。

之后,周绪成的碳纤维泵在行业内的名气逐渐提升。

更让他惊喜的是,原来金属泵派不上用场的行业,碳纤维泵却能发挥作用。这个行业,就是眼下炙手可热的新能源电池产业。据了解,新能源电池不能混入传统泵设备的金属成分,而碳纤维泵恰好满足了这一需要。

在周绪成的工厂转型时,青白江区也面临着整体转型。川化、攀成钢持续亏损、产品滞销,不适应市场需求,亟需探索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生产线沉寂的另一边,成都国际铁路港则是热火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国际铁路港

2010年5月,亚洲规模领先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开通运营,成为西南地区集装箱物流中枢。2013年,成都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筹备运营货运直达欧洲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中欧班列。这些都为青白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初,上市公司云天化的新能源电池项目与周绪成签下了订单。这是周绪成创业20余年来,签下的第一笔上千万元的合同,“当时的心情难以言表”,周绪成说。而云天化的二期、三期项目,也正在等待着周绪成的碳纤维泵。

如果没有技术革新,一个传统的材料泵生产工厂,如何进入当下最热的新能源赛道?正是一次次的自我革命,才让周绪成参与到最新的产业变革中去。周绪成说,自己准备登陆北交所,而这也是新时代给予自己的一次新机遇。

看到未来发生的事老工业企业、老工业区交出的新答卷

在采访中,周绪成说,也许是自己过去的求学经历和创业经历,让自己习惯要看到“五年之后发生的事”,才会动手去做。他回忆,最初带自己入行的老板如今多已退出行业,工厂也已经倒闭,“也许这就是初代企业家和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企业家之间的区别”,他说。

“看到未来发生的事”,这正是创新的题中之义。如果不是看到移动电话的革新方向,库克如何让苹果新生;如果不是看到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马斯克如何创立特斯拉……只有前瞻性的眼光,才能看到创新指引的方向,进而指引商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潮流。

从生产零部件到整机,再到成为在全国范围率先生产新型碳纤复合材料泵的企业,是周绪成的眼光和创新让成都永益泵业走过了27年的商业历程,并持续焕发生命力。而永益泵业的迭代创新背后,是成都青白江区这个老工业区的焕然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产业城

1960年,青白江因工建区,成为西南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工业区。这片老工业区内,存在着众多在工业繁荣时代发光发热的企业。天马轴承、攀钢成都公司等等都是其中代表。

其中,天马轴承前身是1958年建成的老国营企业成都轴承厂,2002年重组成立新公司后,转型研发生产风力发电、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产品。

攀钢成都公司在2015年关闭冶炼生产线后,在其近7000亩的厂区土地上,一个名为“积微物联”的智慧产业园迅速崛起。如今,积微物联目前已经发展成行业领先的钢铁电商交易平台之一,以“互联网+先进制造”的模式助推钢铁行业企业转型和产业链升级。

由此,老工业区如何应对工业文明“后”时代的升级转型,不仅是需要工业企业作答的考题,也是其背后依托的工业区需要整体策划思考的问题。

放在全国县域版图中,青白江区都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区域,这里曾经是成都市首个财政突破亿元大关的区(市)县,但因工业企业效益滞后被拖了后腿。在生产动能换代的阶段,青白江面临如何寻找后续动能的难题。此后,青白江借力中欧班列开行和成都国际铁路港优势切换发展动能,成功实现老工业基地向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转变,正在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北部中心。

古有运河则为商贸繁荣之地,今有中欧班列,青白江就有了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天然优势。近年来,青白江区紧抓“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科学布局,主动融入国家、四川省、成都市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欧洲产业城和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建设,实现技术创新链、产品价值链、要素供应链、产业配套链集成联动,打造国际一流铁路港、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区和临港先进制造业聚集高地。

陆港与铁轨,带来了繁荣的贸易、开放的格局,也促进了产业生态的更迭,制造业态向现代化、开放型渐进。

经济总量由小变大,产业层次由低变高,生态环境由灰变绿,城市功能由弱变强。只要根基在,就会有新的萌芽出生拔节;只要大树在,就会有新的飞鸟来栖息。正如周绪成在采访中所说,只有看到未来的人才有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4月26日,中欧班列(成都-费利克斯托)首发

如今的青白江,新经济正在蓬勃生长。在这座陆港枢纽城市,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流量经济、创意经济,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新产品,正在展示这里经济发展的加速迭代。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青白江走上了一条国际化之路。只有能看到未来的土地,才有生生不息的生机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