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8日15时22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此时节,荷败蝉噤,桐残叶黄,鸿雁南归,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老天爷是伟大的化学家,通过热和寒的不同配比,来实现四季的更替。白露从热到凉,寒露则是从凉到寒。

民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说,白露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一般在”寒露“前后迎来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10月4日,寒潮袭来,武汉最低气温16.1℃,相比头一天的37.9℃,24小时降温超过20℃,这种断崖式降温历史罕见!不出意外,从4日起,武汉正式迈入了气象意义的秋天了。

今日凄风冷雨,连绵不绝,同事三天前就把秋裤穿起来了。“把秋衣秋裤穿上,是对寒潮最起码的尊重。”她还笑着说,秋衣要扎在秋裤里,秋裤要扎在袜子里,一直走向2023年的春暖花开……

而我硬扛着,不肯穿秋裤。一方面,我相信老祖宗“春捂秋冻”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不愿在物候盛衰中感叹时间的流逝,期待再现绚烂的阳光。这大抵就是怀旧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把寒露节气里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五天为一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意思是,此时最后一批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过五日雀鸟都不见了,海边很多蛤蜊,其贝壳的纹和色与雀相似,似乎飞雀化为蛤蜊了;再过五日,菊花已遍地绽放。

物候说的是天地间万物阴阳盛衰。古人认为,如果物候不应,最后一批大雁不飞来,说明民众有不驯服者;如果雀鸟不掉入海中变蛤蜊,说明季节会错乱;如果秋菊不开花,说明阴气不够,土地不能耕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鸿雁是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中出现最多的物候。与白露期间“鸿雁来”相比,此时相隔一个月之久,是最后一批鸿雁了。后来者为宾,古人对鸿雁寄托了美好的情思。

菊花给予中国人的感悟是多重的,诉说着太多的爱恨情仇。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苏东坡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日本人的文化中,菊乃花中之王,不畏冷霜傲然绽放,是诚实、贞洁、不屈的象征,这似乎可诠释《菊与刀》畅销全球半个多世纪的原因。

有一种人生境界称“人淡如菊”。失去时,不懊恼,得到时,不狂喜;不沉迷于过往的悲伤,不惧怕前途的坎坷;无所谓得到,不在乎失去,也就不会被身边的环境所影响。

还有一句民间俗语称“寒露洗清秋”。这是一场从凉爽到萧瑟的过渡,一个透着寒意却多姿多彩的时节。

让我们不急不躁,步履不停,奔赴下一个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