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休息的一个多小时里,有人选择趴在办公桌上小憩,有人则选择结伴外出散步——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走出空调开放的写字楼,显然需要极大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青岛市市南区不少商务楼宇的白领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到一楼大厅听一听本土乐队的民谣,或者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手工编织一个时尚包包,家有小儿女的甚至可以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一下小儿推拿。

商务楼宇白领们参与的,是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市南区文化馆推出的名为“青文驿”的系列活动的。活动依托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博物馆、咖啡厅、文化艺术空间等线下空间,旨在持续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生活体验,达到“拓展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切实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目的,目前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都不能少”

“以前,我们是通过1个总馆、11个分馆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也搞了不少活动,如广场舞培训、合唱培训等,主要是满足社区有需求的居民。但是,作为青岛的商业聚集地,市南区除了常住居民,还有大量的上班族,面向社区的活动与年轻人、上班族在时间、空间上往往存在某种程度的‘错位’,客观上就导致这部分人游离在外了。”

公共文化服务,一个都不能少。市南区文化馆馆长董婷表示,将“游离”的年轻人、上班族纳入服务范围,正是创建“青文驿”品牌的初衷——“青文驿”是“青岛市市南区文化驿站”的简称,是市南区文化惠民工作衍生出的服务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也恰与国家文旅部、发改委、财政部2021年3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相契合——“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可发挥平台作用,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公益众筹等方式,面向不同文化社群,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在市南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务楼宇超过130座,20多万白领活跃在这些楼宇的格子间里。此外还有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商场等,有数以万计的各行各业的上班族,更有很多可以加以利用的空间。

这些,都为以“轻文艺 漫生活”为主题,打造流动性城市文化驿站,在楼宇、企事业单位、商场、艺术机构等场景的公共空间开展微演艺、艺术培训、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将尽可能多的人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创造了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市南区楼宇文化艺术周活动之后,今年的5月份,市南区又推出了楼宇园区文化艺术季活动。

市南区首批 20个“青文驿”楼宇园区站点、特色文化空间站点、艺术培训站点,全年将开展百场文化活动,推出千节艺术精品课程。

今年的活动从5月份开始,将一直持续到7月份,期间依托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等公共空间,利用午休黄金1小时,通过文艺演出、创意市集、非遗传承现场、艺术普及课程体验、文博快展等多种形式,为楼宇园区上班的年轻人提供午休艺术快充站,用文艺的形式助力企业、助力追梦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更多的资源“盘”进来

《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创新管理方式,扩大社会参与,形成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参加到“青文驿”活动中来的公共服务提供者,也就是那些乐队歌手、书法老师、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等,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正是“扩大社会参与”的产物。

不过,他们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市南区文化馆一家一家谈来的。

市南区文化馆馆长董婷将这个谈的过程形象地称为“盘”,她说:“‘青文驿’‘盘’来的资源有专业院团的,也有培训机构的,这类机构的老师中午通常是没事儿的,正好来做做展示,什么都不耽误。对他们、对商业楼宇的白领来说,时间都正好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这些专业人士请过来,走的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渠道,自然是要支持一些费用的,但相对于他们日常商业演出或授课来说,从服务活动中获取的费用其实相当有限。但即便如此,这样的模式仍然大受欢迎。

因为,每一项活动进入“青文驿”之前,都会经过专家的评估、筛选,能够进入平台展示,本身就是一种由政府背书的认可;在繁华地段商务楼宇的展示,客观上提升了其形象,也增加了他们向更多潜在受众展示的机会——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白领在体验之后成为了相关机构的学员。

活动绝非浅尝辄止。每一个楼宇的活动,都会持续一周的时间,以便同一楼宇的人们口耳相传、呼朋引伴,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为了更好地贴近年轻人的需求,工作人员还建立了微信群,预先在群里发布菜单,供年轻人勾选,然后再根据勾选情况“精准加工”、新鲜呈现。

“无论是通过‘青文驿’短期了解、体验某种文艺形式,还是在了解、体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某种艺术,都有助于提升整体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氛围,而这正是我们持续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所在。”董婷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普及做得更深入一点

“平时难得有机会欣赏到这么多不同风格的音乐现场,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欣赏巴扬手风琴的演奏,同事们都下楼来观看,现场艺术气氛真好。”在银河大厦上班的李先生对出现在楼宇内的活动感到欣喜。

通过“青文驿”的系列活动,把文化艺术送进楼宇,市南区文旅局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和“野心”。

比如,艺术的普及。董婷说,现在的孩子们大都在学习艺术特长,但大多数成年人却不曾有过这样的机会,遗憾不能永远是遗憾,而是必须想办法予以弥补。艺术教育是终生的事情,她希望通过自己和同事点点滴滴的努力,帮助成年人补上艺术教育这一块,“这是我们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把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书法、推拿、木板拓印、京剧等放进来,是希望借此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同时也通过文化的传承带给当下的人们更多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再比如,把企业放进来,把商务楼宇和社区拉进来,是希望通过企业、商务楼宇和社区的联动,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桥梁纽带作用的充分发挥,激发楼宇青年的活力,既服务文化受众,也服务企业,助力经济发展。

活动反响自然是出奇的热烈。

去年的“首届市南楼宇文化艺术周”活动期间,在海航万邦中心、华润大厦、中铁青岛中心三座商务楼宇的一楼大厅里,曾连续落地了15天快闪表演和艺术体验活动,吸引近1000多名青年白领、企业员工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艺术季同样火爆,通过楼宇文化活动推出、引流的免费精品课程,甫一推出就获得热捧,49班、800多个名额很短的时间内就报满了。和楼宇文化活动一样,免费的精品课程同样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大都需要六到十个课时,目的就是将文化艺术的普及做得尽可能深入一点。

大厅的一角,小小的半圆形舞台上,一支乐队正在演出。驻足聆听的二三十个白领,或远或近地分散在四周,享受属于他们的轻松午间。

每次有这次的活动,董婷都会站在附近细细地观察,观察围观的人群,观察他们的反应和脸上的表情。有时,她还会与观众聊上几句,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些,都会成为“青文驿”服务内容调整的参考。

她说:“打造小而美的城市文化驿站,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更多的老百姓身边,满足居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