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遇到你,看病看得准,这么久以来也没嫌我麻烦,你就是我救命恩人啊!”9月24日一大早,肖阿姨内心激动不已地来到了福永人民医院,将锦旗送到了急诊科张贤涛主任手中,内心激动不已。

肖阿姨反复地说,送上这面锦旗,不仅是对张主任精湛医术的肯定,更是为这一年多以来他对患者亲人般照顾的医德仁心点赞。

63岁阿姨十余年反复头晕头痛 头部CT查出竟是脑梗塞作怪

肖阿姨今年63岁,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出现反复头晕头痛的情况。“当时我女儿在上海,我就想着过去帮忙带外孙,大概住了3天不到,就突然头晕头痛,从那以后就反反复复。”

这些年里,肖阿姨曾多次在上海当地医院的内科门诊、内科急诊、五官科、中医科就诊,但可能因为没有做过深度检查,不仅治疗效果欠佳,有时候严重起来还会恶心呕吐。

后来儿子在深圳发展,2020年肖阿姨也来到了深圳生活,虽然在这期间头晕头痛的问题也仍旧存在,但还是能够正常生活。直到2021年10月31日晚上,肖阿姨头晕头痛的症状加重,身体极度不适,于是就近来到了福永人民医院急诊科紧急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晚上,夜班医生给她做了头部CT。原来,肖阿姨患有“脑梗塞”。经过急诊科门诊的初步治疗,肖阿姨稍有好转,但她始终十分抗拒住院治疗。第二天一大早,张贤涛主任接班后详细询问以往病史后并加以治疗,肖阿姨当天情况明显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60岁以上人群中70%有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头晕、头昏、头痛症状,常伴有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脑供血不足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起脑梗死甚至痴呆。”

张贤涛主任表示,肖阿姨的脑梗塞可能是过去十年多来脑供血不足没有正确干预引起的,而脑梗塞目前没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中医疗法等来缓解病发时的不适症状。脑栓塞病人在饮食方面可以多食新鲜果蔬,适当进行快走、慢跑等户外活动,延缓脑动脉硬化。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

避免休班时患者看诊跑空 医生主动留下自己手机号

知道自己患的是脑梗,加上治疗后效果大好,肖阿姨就经常跑急诊科找张主任看病。有时候张主任不值班,肖阿姨索性就直接回家了,只有难受到忍不了才愿意找其他医生看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肖阿姨来医院的次数多了,整个科室对她都有印象,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张主任从同事口中得知肖阿姨只认他看病的事,于是在之后肖阿姨来就诊时,主动把手机号告诉她,并叮嘱如果来医院时跑空了,就直接打电话给他,平常有什么不舒服也可以随时问。

“每天看诊的病人太多了,不是特殊情况医生一般不会把联系方式给患者,我看她为了不耽误子女工作,每次来医院都是自己一个人,也怪心疼的,她又不会用微信,我就直接给手机号码。”

除了反复发作的头晕头痛以外,肖阿姨还有其他毛病,胃病、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肾结石等。有了张主任电话号码之后,肖阿姨只要有不舒服的情况就会打电话咨询。

“有好多次是中午打过去的时候他正在午休,我普通话说得不标准,还有外地口音,一讲起来就要耽误他很久时间,但是他态度真的好,很有耐心,我怎么问他都不嫌烦,直到我问懂了为止。”肖阿姨说,感觉自己像是有了位“家庭医生”,跟亲人一样亲。今年端午节前几天,她还特意跑去急诊科给张主任送上自己包的家乡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在不久前的8月份,肖阿姨因脑梗发作,头晕呕吐比以往都更严重,不得已又来到急诊科,不过这次她在张主任的建议下同意了住院治疗。一星期后,肖阿姨出院了,可没几天头晕头痛的症状又出现了。

不忍心看到她总这么吃药打针,张主任建议她去院内中医科看看,没想到喝过一段时间中药之后,肖阿姨的症状基本缓解了,也大半个月没再发作,现在她也始终坚持服用医院开的药,以防复发。

也正是最近这次症状的加剧,肖阿姨更加难掩感激之情,她特地去定做了锦旗,9月24日一大早送到了急诊科张主任手中。“他真的是为我们病人着想啊,一心想着怎样让病人好。”肖阿姨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刻把患者放在心中 诠释医者仁心做足人文关怀

自“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传播工作有效执行,居民的健康素养也与日俱增。在全民参与卫生健康事业的后疫情时代,尊医重卫的氛围越来越好,人民群众对健康、生命、人文的理解更为深刻,也更关怀和理解健康卫生工作。

今年 4 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绿色医疗文化建设纳入市级重点规划的20项工程之中,而这也是对医院的人文关怀、医患维护、优质理念等建设做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医院更具人文?让医疗更有温度?事实上,在福永人民医院急诊科,除了肖阿姨的故事外,还有很多生动体现。

“其实很多病人都喜欢加我微信,后来我索性建了一个微信群,把他们拉到‘健康咨询群’。”除了回答群里患者的咨询以外,张主任还会经常在群里发一些医学科普文章,让大家都能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健康咨询群内聊天记录

“附近还有些老人家经常来看病、买药的,我就会把他们的就诊号收藏起来,一方面是便于查询他以前的就诊经过及检查结果,综合了解病情,从而更好治疗。另一方面是有时候他们忘带诊疗卡和身份证也不用担心看不了病。”

不久前,就有位列腺增生的大爷,因为尿潴留、腹胀腹痛,来到急诊科要求紧急导尿,但忘了带就诊卡,最后张主任凭着记忆查到他的就诊号,顺利安排上了治疗。

来源:福永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