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场乡不只是风筝骑在彩虹上看钩探碧波钓斜阳的画卷,还是月华下的人文翅膀,是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

雨夹雪的天气阻不住心里的艳阳天。佳节之际,思绪生了翅膀,像雄鹰翱翔。

果宝河轻歌,武佐河曼舞,西界河狂飙。鱼水情深,同奔三岔河,为支嘎阿鲁湖跳一曲芭蕾舞。三面清河写曲谱,鸡鸣三县(大方县、纳雍县、织金县)好地方;十里桂花十里稻,辣椒成炬照故乡。这就是牛场乡——半岛水乡的由来。

悠悠岁月,飕飕风雨,如裁缝师挥舞剪刀,剪掉了辫在秀发里的年少轻狂,却怎么也剪不掉辫在白发里的母亲河。

河谷是人们的自留地 。鱼跃龙门时节,人们吆喝鱼竿,在河畔垂钓晓风残月。也许是有约在先,人们从来不用鱼网。

乡贤说:"贪者必亡,廉者必兴。鱼网的贪心太重,用鱼网捕鱼,等于自取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肥奇缺,农科滞后。庄家瘦骨嶙峋,曾经的鱼米之乡一度失去半壁河山,只有河鱼独自背负人们的希望。

在牛场乡,无论哪个季节,盘中鱼肉都是口舌的宠妻。记不清有多少次,我隐约看见父母的喉咙微微颤动,强咽口水。母亲笑着对我说:"儿啊,长身体离不开营养。我和你老爸都不喜欢吃肉,你还小,多吃点吧。"

那个年代,远乡近邻的父母鲜有大吃大喝之徒。家里的山珍海味大多变成儿女们的书学费和生活费。节衣缩食,在教育上下血本,是半岛水乡的根,是人文牛场的魂,是通往诗和远方的路。

父亲常对我说:"不读书,愚如猪。好读书,赛诸葛。"望子成龙的心情让我泪目。

黄昏依然秋高气爽。山上羊群如白云,带着绿草的青春气息和牧羊人的歌声渐渐飘落山脚。

羊价不菲,牧羊人却是一个过着苦日子的富翁。不忍心批评牧羊人枕着金山银山自讨劫难,只能问爷爷:"何故如此?"爷爷很神秘,对我说:"去考察那些次第拔起的希望小学吧,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年,希望小学都是仁人志士捐建的,有一个闪亮的名字,叫做"厚德苑。"牧羊人与"厚德苑"挂钩,实在让我匪夷所思。

牛场乡党委书记来自四川乐山,身材魁梧,一双能说会笑的眼睛闪着暖光,很有亲和力。不知是不戴遮阳帽的缘故,还是办事公正无私的缘故,乡党委书记的脸酷似包公。他走到哪里,哪里的群众都叫他"老包。""老包"包春风化雨,包脱贫致富,包防疫健康,包乡村振兴……真的无所不包。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老包"只乐民。"老包"一到解千愁!乡亲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老包"带来的画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好事多磨,好人也多磨。"老包"在战疫前线悄无声息地走了,永远地走了。灵柩前的遗像那么高大,挡住了八面寒风。

山空月冷,青山还在,鸿去楼空江自流。祭祀声声,哭声阵阵,一行泪滴穿巍巍乌蒙!

山失去清泉,仿佛西施失去眼晴,难获钩魂夺魄的灵性。群众失去"老包",如同众神失去天堂,难言仙气直冲九霄。

父母走了,恩师走了,"老包"走了。我也到了生死的十字路口。

一片枯叶在秋风中飘呀飘,含着微笑落在花园的一角。一天,两天,三天。渐渐地,枯叶消于无形,鲜花开始怒放。猛然有所省悟:"初心依旧在,生死何惧哉?"

中秋,我依然像异乡护城河中央的浮萍一样晃晃荡荡。山是那么高,天是那么矮。稍微踮起脚尖就能吻到月亮。昏昏沉沉中,我仿佛吻着了故乡的月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似乎听见生我育我的牛场乡在问卷。

千亩果林长得怎么了?那些核桃树和香李树是否还在坚守当初的爱情诺言?应该不会在"天下雨,娘嫁人"之际分道扬镳吧?那些计划中的红岩洞大桥和果宝河大桥落地生根了吗?应该不会和他人私奔了吧?

蓦然回首,朝阳、蓝天、白云、青山、荷塘、长河摩拳擦掌,共同写意百里画廊。

红旗飘飘处,书声琅琅。弯弯拱桥下,泉水叮咚响。碧湖,俏鲤鱼调戏秃头翁。广场,霓虹灯欺负月亮。银滩,星星追逐竹影。花园,百花竞吐芳香。

梦回牛场乡,美好中有遗憾,遗憾中有美好。

作者简介:

刘俊杰,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牛场中学教师,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会员,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毕节分会文创部长。有散文代表作《故乡》及小说、诗歌等作品发表在各级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