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8月以来,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第6笔通过全额担保方式支持民营房企发行的债券出炉。

01

破冰

9月30日,深圳市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越商管”)公告称,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申购区间为3.00%-4.30%,发行金额为6亿元,期限3年,中债信用增进为本期债券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担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募集说明书

据悉,上述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卓越商管项目建设、购回及偿还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境外美元债券等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8月以来,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第6笔通过全额担保方式支持民营房企发行的债券。

此前,龙湖、美的置业、新城控股、碧桂园、旭辉控股都曾通过增信方式成功发行中期票据,平均票面利率约3.3%。

不过,跟上述5家房企不同的是,卓越商管非示范房企,也不是上市公司。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卓越商管存续债券10只,存续规模46.6亿元;存续美元债4只,存续规模4亿美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规模有2亿美元。

2022年3月,卓越商管发行年内民营地产企业首笔美元债,7月再次发行1亿美元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存续美元债

可以看出,卓越商管发债融资成本较低,此次中票顺利发行,有助于其缓解再融资压力。

据最新评级报告,卓越商管长期信用等级和相关债项信用评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02

盈利能力下滑

据官网介绍,卓越集团1996年成立于深圳,凭借在地产开发、城市更新、资产运营、金融投资等方面的行业积淀,跃升为中国TOP30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号称“深圳CBD之王”。

卓越商管成立于2010年,是深圳市商业地产主要的开发商之一,主营开发、销售和运营管理商业物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卓越集团官网

从股权结构看,卓越置业集团持有卓越商管全部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股权结构图

近年来,卓越商管采取“商住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布局一二线核心城市,可通过城市更新一二级联动的方式在深圳获取优质土地资源。

然而,卓越商管项目获取主要依赖卓越置业集团注入,在业务开展的独立性方面存在不足。

截至2021年底,卓越置业集团拟注入卓越商管的城市更新土地储备全部位于深圳,规划建筑面积合计645.57万平方米,其中已取得土地证的规划建筑面积67.6万平方米。

城市更新项目周期较长,一般需3~5年,项目注入卓越商管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2021年底,卓越商管主要持有物业建筑面积77.92万平方米,在售项目未售面积约98.95万平方米,在售项目主要位于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

未售面积按业态区分,卓越商管纯住宅占20.85%,商住混合占28.73%,综合体占50.42%。

2021年,卓越商管房地产签约销售金额164.66亿元,租金收入14.82亿元。

近年来,随着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以及疫情影响,卓越商管主营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

由于销售毛利率下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减少,卓越商管业绩下滑明显。

2021年,卓越商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下滑24.11%;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2亿元,同比下滑8.4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净利润变动

未来,随着行业利润率下滑和股东注入招拍挂项目增加,卓越商管面临一定的盈利下滑风险。

截至2022年中,卓越商管总资产有1621.77亿元,总负债1027.88亿元,净资产593.8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3.38%。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卓越商管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债务的71%。

截至相同报告期,卓越商管流动负债有734.16亿元,主要为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账款,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合计有99.32亿元。

相较于短债压力,卓越商管流动性尚可,其账上货币资金有105.63亿元,除去受限资金刚好可以覆盖短债,短期偿债压力可控。

银行授信方面,截至2022年中,卓越商管获得的银行授信额度合计404.45 亿元,其中未使用授信额度201.89亿元,可见其财务弹性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授信

此外,卓越商管还有非流动负债293.72亿元,主要为长期借款,其长期有息负债合计有133.39亿元。

整体来看,卓越商管刚性债务有232.71亿元,主要为长期有息负债,带息债务比为23%。

在现金流方面,卓越商管经营和投资性现金流呈净流入状态,筹资性现金流净额却持续净流出,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148.28亿和-48.87亿元,公司面临一定再融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筹资性现金流净额

从融资渠道看,除了发债和借款,卓越商管还通过租赁、应收账款、股权质押以及信托等方式融资,渠道较多元化。

在资产质量方面,卓越商管其他非流动资产高达136.12亿元,主要是对卓越置业集团旗下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借款,对公司资金形成一定占用。

另外,卓越商管投资性房地产规模有724.19亿元,主要位于深圳,地理位置优越,但其公允价值易受深圳市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

总得来看,卓越商管业绩和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对利息和债务的保障能力下降;筹资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再融资压力较大;城市更新项目进度不确定性较大,项目获取主要依赖股东注入。

03

写字楼之王

李华,原名李晓华,早年曾任职于深圳市团委,后下海经商。

1996年,李华在深圳成立了卓越实业,也就是卓越集团的前身。

1998年,卓越集团第一个住宅项目——卓越蔚蓝海岸问世,引发“蓝色风暴”。此后卓越以深圳蔚蓝海岸为蓝本,在长沙、武汉、青岛等多个城市倾力打造“蔚蓝”系列里程碑项目。

2003年,卓越集团投资建设并持有运营首个商办项目深圳卓越大厦,开启了集团“商住并举”的开发模式。

随后,凭借中心区写字楼七楼连发,奠定了卓越集团深圳“写字楼之王“的行业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卓越集团首次在香港申请上市,但由于2008年的金融风暴和楼市调整,卓越的首次上市之路中断。

两年后,卓越集团再次赴港递表,但因估价偏低,国际认购情况不好,最终选择主动暂停IPO。

失利于商办市场,两度递表无功而返后,卓越集团再次将目光集中到住宅市场,开始加速奔跑。

2012年,卓越集团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2013年在旧改项目上凶猛发力,2016年实现325.1亿元的销售额,2017年再次突破400亿。

2018年,李华在新年致辞中表示:“高土储,高周转,强融资,三年千亿目标已触手可及。”

为快速扩张,次年卓越集团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并开始对组织架构“动刀”。

然而,就在卓越集团奋力冲刺之时,2019年初李华疑因旧改项目卷入深圳高官贪腐案被带走协助调查。

2019年,卓越集团销售额949.5亿元,2020年再次以6亿的微小差距与千亿目标失之交臂,为了迈入“千亿俱乐部”,近年来其在拿地策略上较为激进。

2020年5月,卓越集团迎来物业上市的风口期,其拆分物业板块赴港IPO,同年10月卓越商企服务登陆港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