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我们穿梭于胡同之间,逛梅兰芳故居,游什刹海、老北京胡同,奔走在大街小巷里,寻找胡同里的北京文化,家长和小朋友不仅感受浓浓地道“京味”,还收获到很多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是错过了上次的招募信息,没关系!新一波线下活动又来啦!这个周日带大家去京城最为知名的佛教胜境——雍和宫,了解这座“潜龙宝坻“的历史变迁,认识清代藏传佛教第一寺的功能与地位,探寻汉藏佛教建筑的营建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中国有几万所佛教寺庙,自清朝以来要论地位雍和宫无可争议的排在第一,它的性质和故宫类似,故宫是皇帝发布政令的中心,而雍和宫总领天下释教,是发布教令的中心。

让我们走进雍和宫,解读三百年来中国第一大庙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走进“龙潜福地” ,解读三百年来中国第一大庙雍和宫的前世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要的历史意义

柔而能方 | 直而能敬

柔而能方

柔而能方,指的是清朝处理蒙藏地区的政策——清政权为加强对北疆的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反映了清统治者以顺应少数民族习俗、尊重蒙藏上层人物宗教信仰的策略,来实现密切地方和中央政权的关系,巩固国家统一为目的的战略思想。

直而能敬

直而能敬,是清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政策的态度和方式——制定金瓶掣签的灵童转世制度。金瓶掣签制度是清朝中央政府整饬、改革西藏行政管理体制,确立系统治藏法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管理大活佛的一项关键措施。有利于维护和稳定蒙藏地区的社会局势,安定边疆,团结宗教上层人物和广大僧俗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潜福地”

迦蓝七堂制,布局庄严吉祥

历史上的雍和宫曾是清朝雍正皇帝承接皇位前的住所,也是乾隆皇帝的出生之地。因此雍和宫成了“龙潜福地”,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

雍和宫建筑布局完整,前部的七座建筑:昭泰门、钟楼、鼓楼、雍和门、雍和宫、讲经殿、密宗殿,呈现中国佛教寺院“七堂伽蓝”式标准布局,同时显尽皇家敕建气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

集宗教场所、旅游景点、博物馆于一身

雍和宫是北京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1981年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1995年正式登记注册为“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集宗教场所、旅游景点、博物馆三种功能于一身。

雍和宫的馆藏文物主要包括古建筑、碑刻、佛像、唐卡、法物法器等众多文物。雍和宫藏品主要来源于清宫廷赐予、蒙藏地区进京进贡以及清宫造办处铸造的佛像、法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下图查看详情和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品文物大赏 琳琅满目

佛像|唐卡|古铜鼎炉|须弥山|五供|七珍|八宝

1、殿堂内供有众多的佛像、唐卡及大量珍贵文物,其中紫檀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雕刻的佛龛和十八米高的白檀木大佛被誉为雍和宫木雕三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古铜鼎炉是雍和宫三宝之一,高四米,炉顶为重檐六窗式,顶盖样式仿天坛的祈年殿,是重檐攒尖顶,每个火焰门上均有二龙戏珠图案,在座台平面上雕有“三狮戏球”图,三足为龙生九子之一的狻猊造型,炉腹饰水波云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据说这幅堆绫绣工艺做成绿度母像唐卡是乾隆母亲孝圣宪皇太后(钮祜禄-甄嬛)带领宫中绣女共同绣制的,是宫中传世孤品。工美专家说仿制的话,10个技术熟练的织工需要三年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雍和宫大殿前的庭院里,椭圆形汉白玉石座上的石池中,有座高达1.5米的青铜“须弥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国宝重器。它反应的是佛教眼中的世界,它包含了佛学的宇宙观,世界观,我们常说“世界”这个这个词就是从佛教引入汉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在寺院中五供与七珍、八宝是三组常用到的供养类法器,雍和宫收藏了很多制作精良、尺寸巨大,非常罕见的法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嘎布拉碗为藏传佛教法器之一,举行灌顶仪式时使用,也是一种重要的供养器,作为一种贵重的舍利进行供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金奔巴瓶也称为金瓶。金瓶掣签规范了灵童转世的操作流程,减少了人为的操控。此金瓶的设立和使用反映了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宗教和政治的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海灯,又称“金灯”,因藏区系以酥油点灯,故又称“酥油灯”。海灯与香炉一样,属佛前供养类器具。雍和宫海灯数不胜数,各殿堂佛像前均置以海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鱼龙变化盆 ,金丝楠木制,内镶铜盆,乾隆出生三天曾用此盆洗浴,故称 “洗三盆”。木盆正面雕刻一个孩童,四周刻波浪纹,四条鲤鱼浮在上面,最大一条独占一面,为鱼尾、鱼身、龙头造型,呈鱼跃龙腾之势,故称“鱼龙变化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项目 历史文化底蕴

节庆法会|坛城 | 腊八|金刚驱魔神舞|藏文字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节庆法会、金刚驱魔神舞、佛教音乐、腊八舍粥、坛城制作技艺、面供制作技艺、藏文字体等。

1、坛城,又称“坛”或“坛场”,梵文称“曼陀罗”,意为“轮集”,藏语称“吉廓”,是藏传佛教宇宙观、理想境界的集中表现,为一切圣众聚会的场所。雍和宫大威德金刚坛城法会上的坛城是以各色矿物质颜料粉漏制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佛教传人中国后,“腊八”日与牧女献乳糜,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纪念日统一起来,称为“腊八节”。这天,在寺院要举行法会,以各种谷物干果煮粥供佛。民间百姓也竞相用香茗、谷物熬粥。相沿此习,清代宫廷上下盛食腊八粥,每年还要在雍和宫举行隆重的腊八盛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走进“龙潜福地”

解读三百年来中国第一大庙

雍和宫的前世今生

01

雍和宫始建于康熙朝,雍正、乾隆两代皇帝生活于此,它不光见证了康、雍、乾三盛世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也为我们贡献了一大堆喜闻乐见的人物原型,《甄嬛传》里钮祜禄-甄嬛,《延禧攻略》里的 富察-傅恒,《步步惊心》里的四爷。可以说清宫戏的一半在紫禁城,另一半的担当就是雍和宫。

02

雍和宫不单是可以比肩故宫的历史遗迹,它也是我们中国文化集大成者的展现,国学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由释、道、儒三家的思想和文化共同构成,其中佛教文化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它又分为两支,即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雍和宫就是他们的交汇点,它是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中心,也是西藏的民族文化在北京城内最重要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师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艳军

王老师,“爱上北京"系列活动的创始人,古北口长城蟠龙山民俗客栈主人。

地道北京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北京历史及文化遗产景区,对老北京文化颇有研究,拥有近二十年经验的资深讲解老师。

幽默风趣,对孩子极具耐心,有丰富的研学旅行经验。

活动详情

【活动费用】

亲子:198元/一大一小
亲子另加成人:60元/人

亲子另加儿童:138元/人
单独成人:99元/人

【活动日期】

10月16日下午场,

10月22日上午场/下午场

10月30日上午场/下午场

【活动时间】

上午场:09:00-11:30

下午场:13:30-16:00

【活动地点】雍和宫

【交通方式】自行前往

【适合年龄】推荐9岁以上亲子家庭,成人可以单独报名

【费用包含】雍和宫讲解和活动的费用

【费用不含】雍和宫门票成人25元,学生和老人半价票12元,需自行购买或者付费代为购买

扫下图查看详情和报名

近期精彩活动推荐

AUTUMN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先农坛

  • ️‍在北京先农坛内,远离喧闹的街市环境清幽,古柏参天绿树成阴

  • ️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主要藏品有中国藻井艺术孤品“北京隆福寺藻井”

  • 展厅内陈列的“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尽收眼底

  • 皇帝亲耕的一亩三分地保留至今,田里实实在在生长的这些作物,让人很难不记住

故宫

THE PALACE

电视剧里演的皇宫那些事儿是真的吗?

皇帝应该拥有哪些品德?

皇子格格们也要写作业吗?

故宫里的打怪兽小怪兽都在哪里?到底长得什么样?

秋天,又到了故宫里最美的季节

红墙,金瓦,绿树,或黄或红的叶子舞动着

这个时候进宫,人少景美,还不够

再有一位经验丰富、风趣幽默、博学亲和的老师带着您和孩子

边聊边走边讲,再穿插小游戏

这样的故宫研学,真是绝了

更多精彩活动请扫下方二维码

更多活动请扫下方二维码进群查看

和小伙伴们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