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社会的不断深化,老年人晚年的健康生活会面临各种挑战,慢性病便是其中之一,有数据表明,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的总患病率达 78.4%。慢性病具有难以治愈的特征,长期患病会给其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有研究表明,老年慢性病患者相较于正常老年人更易受到抑郁症状的影响,包括发病风险的明显提升和医疗难度的成倍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抑郁的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状包括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核心症状是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愉悦感缺乏,体力下降。附加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或增加、入睡困难或早醒、自我评价低、注意力分散或不能集中,记忆下降等。

其实,老年人的核心症状并不突出,而躯体症状在老年抑郁中比较常见,比如不能解释的慢性疼痛以及莫名的乏力,导致走不动路、吃不下饭等。如果发现家里老人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或出现记忆下降,也要留意是否存在情绪问题。还有就是体重的明显下降,若排除了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一定要关注是否存在情绪问题,甚至有的老年人以反反复复的便秘为主要症状,有的患者相信自己患了不可治愈的疾病,可能需要关注情绪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慢病老年人更容易得抑郁症?

生活方式越健康的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越低,这主要体现在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方面,身体锻炼能够提升慢性病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增强其身体素质,延缓衰老的进程;社会活动的参与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有利于帮助其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预防心理疾病

这也与老年慢性病患者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相关,老年人因患慢性病,会更在意每日的饮食,健康且适当的饮食对其慢性病的治疗和老年人的情绪的改善具有帮助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抑郁如何治疗

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药物治疗。一旦确诊为老年抑郁,应配合医生,定期服药、复检。而且一定要遵循“足量足疗程”,其中“足量”指的就是不低于最低有效剂量,“足疗程”就是要遵循医嘱服药,不可私自停药,否则加大复发几率。由于老年人的代谢缓慢,存在药量的积累,药物剂量有可能是有效剂量的1/3至1/2。建议在调整药量过程中逐渐滴定,缓慢加量。

心理治疗。需要增加家庭成员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尤其是丧偶老年人的陪伴,主动提供养老物质和精神支持,尊重老年人的情绪感受,帮助其了解、适应并成功融入当下老龄化社会。鼓励患病老年人应尽可能保有中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转变保守思想,以促进自身心理和身体健康为目的,多参与社会活动并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北京协和医院、《成都医学院学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