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优秀校友系列访谈(一)

变局下的酒企是“重构”还是“重生”?

——访上海观峰咨询公司董事长 杨永华

记者:李森通讯员吕太明

杨永华:鹿邑县唐集乡中学校友、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中国营销管理学院、外商投资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战略专家,企业重构与重生理论的首倡者、实践者,多家企业董事,独立董事。1997年,他从“体制内”下海,十多年的企业实践实现了“从奴隶到将军”的职业生涯;2006年,他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咨询,曾在国内知名财经媒体发表300多篇实践成果类文章;2018年,他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成立“企业重构与重生课题组”,任课题组组长。现任上海观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永华印象:

他是一位冲破重重迷雾,创造了众多逆市飘红范例的行业领先者;他是一位走在行业前端积极探索酒企无限发展可能的时代清醒者;他是一位有着近20年实战经验,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资深实干家……从基层到高管、从冲锋将军到咨询军师,在酒类、食品行业摸爬滚打近二十载的他,早已学会追随市场的颠簸而颠簸,即使在整个行业一片“哀鸣”的景况下,仍然“逆境而生,迎风而长”——他就是“唐中”校友杨永华。文质彬彬的外表与随和的笑容是杨永华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的骨子里透着一股文人特有的儒雅气质,他是《新食品》、《糖烟酒周刊》等多家刊物专栏作家,出版了《变局下的白酒企业重构》、《变局下的快消品实战策略》、《重构:快消品企业重生之道》等书籍。同时,他也是一个商人,持续服务西凤、汾酒、口子窖、仰韶彩陶坊、茅台神舟酒、泸州老窖特曲老酒等30多家酒企,及六个核桃、南方黑芝麻糊、广东佳隆调味品、安徽汇阳食品等30多家食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褪去了那些所谓的笼罩在他头顶上的头衔和光环,通过进一步的了解与接触,你会发现他还是一位学识渊博、谈吐不凡,洞察白酒行业发展动向,并对白酒企业如何突破现时、甚至未来困境不断提出真知灼见的智者。针对变局下的酒企如何重构与重生?如何打破酒企发展局限?如何在激烈的白酒市场竞争中成功突围等一系列问题,记者与杨永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酒企重构不是“颠覆”,是“老树发新芽”

记者:一些企业管理者看到“重构”一词,首先想到的是“颠覆”,是将过去的一切推倒重来。那么,企业管理者如何理解重构本质?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企业重构会产生什么影响?

杨永华:企业“重构”并不是将过去的一切推倒重来,管理者的这种思维模式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为将过去的一切推翻重来很容易做到,但企业能够获得新生,则充满不确定性。实际上的重构,是围绕科技给市场和消费带来的系统变化,以“得顾客得市场”的思想为抓手,以“1厘米的切口和1000米的深度”为思考点,将企业的战略、经营、品牌、产品等核心要素与企业现状、市场环境及发展机会相结合,打造匹配的发展道路,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困局之下的企业,要想生存和长存,就必须保持竞争优势不断的升级,只有重构才能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酒市场应该如何重构?

记者: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客观周期性,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人生的痛苦不是得到也不是失去,而是选择,比选择更痛苦的事是不清楚自己的未来,白酒产业就发生了类似的问题,突如其来的产业环境变化,着实让业界颇为惊慌,你认为白酒产业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白酒企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白酒企业的未来会如何?

杨永华:其实,白酒行业也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跳出当前白酒厂商在具体问题上的纠结与困惑,站在产业的高度,从产业本质、产业趋势、产业发展周期的角度看待当前的问题,我们就能拨开迷雾,看清趋势。因为产业经济学是认知一个产业的基本依据。我们的观点非常明确:当前白酒行业的问题不是特殊情况或偶然事件,而是产业从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我们把这种产业周期轮回更替的特殊时期定义为重构期。这是任何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经历。而进入成熟期的酒类厂商的成长空间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即产业扩容式的增长结束,进入慢增长或负增长的环境,产业内企业群体的增长依靠的是竞争性增长。从产业竞争的角度看,产业迎来了以产业集中度为导向的增长。同时,重构期也将迎来以淘汰、兼并重组为主题的发展主旋律,之所以是“重构”,它强调的是对之前白酒本源发展的系统性颠覆。今天的白酒已不能仅仅回答“向何处去”这样“脚踏实地”的问题,而是更要回答“我是什么”、“为什么有我”这样“仰望星空”,但同时又是很其本质的问题,因为事实已经非常明显,本轮白酒业调整,其存在和发展的逻辑都已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重大转折。也正因为如此,顺利度过本轮调整并不容,见招拆招的应对更显示出白酒业对困难的准备不足,对攸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重大命题思考不够、作为不够。

认识到不足,才能重振豫酒

记者:这十年,豫酒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如果横向比,就发现和一些白酒强省仍存在很大差距,你认为,豫酒要复兴,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杨永华:仅以安徽来说,安徽省的人数是5940万,白酒容量是160到180亿,600元以下的市场安徽本地酒占83%。“2016年古井的报表显示64亿,实际上接近63个亿,迎驾是25个亿、口子是26亿、宣酒是12亿、金种子11亿、皖酒王是10个亿,上市公司4家。”河南白酒容量是260亿到280亿,但是不少市场都被外地酒占据了,不仅本土市场被外地酒蚕食,而省外市场,豫酒能打开的不多。2000年的时候,古井是7个亿,到2012年,年份原浆去年的销售收入将近40个亿。现在已实现超百亿的梦想;口子酒业从默默无闻,到1996年体制转变,再到2002年的快速成长,2015年完成上市; 在1996年的时候,迎驾算是初出茅庐,到2001年的时候体制转变,2015年完成了上市,2016年做出战略重构。”豫酒要复兴,不仅需要向别人学习,更要面对下一步的机会和挑战:一是因为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资源总是倾向于优势的那一边。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行业远见决定企业战略,企业的战略能力是什么?就是预见力,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有优秀的判断,不仅要看到今天,还应该看到明天;二是未来白酒行业的增长方式转变了,下一个黄金十年应该是淘汰式的重构。什么样的企业会被淘汰?就是没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企业会被淘汰,你只要跟不上消费者,你只要不了解需求,一定是会被淘汰掉的。你不把消费者装在心里,消费者一定不会让你在市场里;三是下一个十年的发展,企业的战略决策必须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一点是我们豫酒的短板。豫酒要复兴,首先要进行战略重构豫酒缺少具有产业远见和战略预见力的决策人,这种能力的缺失导致豫酒当时以“问题”为导向,缺少对行业机会的判断,没有足够的信心影响并改变政府的产业决策而同期川酒、皖酒、黔酒的决策人恰恰看到了机会,纷纷与政府“对赌”,不仅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和扶植,还获得了相对宽松的市场化经营体制;其次是营销重构。

记者:怎么才能重构比较竞争优势,实现“柔弱胜刚强”?

杨永华:咱们都是鹿邑人,要认真品味《老子》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道家智慧,悟透其中的“道”,就能做到“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什么?道就是思维模式,道就是一种理念,道是一种战略,一个智慧成功的人总是努力做事,找机会,一个失败、愚蠢的人才会找各种原因。

责任编辑:李森】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