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文化自信,也就是具体地筑牢群众文化自信,牢固树起群众文化自信观念。

坚守自身文化认同,阐释传统文化内涵。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认同增强自信,使自信更有底气。人心相通相聚,重在价值观一致,理念相通,其基础就是文化认同。只有真正解决了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问题,国家安定团结才有充分的保障。有了文化认同,人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有着相同的文化符号,有着共同的生活理想,有了融进血脉中的文化理念,无需提醒也无需强制,文化自信得以自然而然、平静稳定地生发。

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文化合作交流。文化既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对外传播的好内容。在现代,这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越加突出,在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也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国杂技、武术、书法、京剧、太极拳等传统文化纷纷走上国际舞台“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等各类大型国际文化活动,让对外文化交流形成品牌和合力。

推进文化改革,增强文化创新创造能力。深化改革,构建科学、灵活、高效的文化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创造活力往往在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交流碰撞中生发。文化创新发展需要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汲取时代精华,吸收群众智慧。因此,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敬重传统、立足现实、面向世界、扎根群众,广开文化源流。丰富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需要国家、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人心里,再次将中华文化自信之灯点亮。(辛集市检察院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