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生老病死也成为人生的终极命题。

尽管人人都知道“死生亦大矣”的道理,但对于多数年轻人而言,这类沉重的话题往往“不合时宜”,从而甚少有人得到重视或者讨论。

但随着人均预期寿命逐渐提高,不少年轻人也都开始意识到----死亡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尤其是每当听到同龄人,又或者在工作中突然猝死,或者不幸罹患重病逝世的消息传来之时,年轻人心中也对疾病和死亡增添一分恐惧。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也反复告知大家一个道理-------定期体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期体检,有多重要?

定期体检可以获得系统的健康评估,并帮助实践预防性保健措施。有些疾病早期没有症状,但可以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如早期宫颈细胞病变。

另外,定期体检可以让知道自己的机能或疾病是否有问题,以便预防或治疗。

很多人只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才去医院,甚至认为一次正常的体检是没有必要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体内可能潜伏着病理缺陷或功能障碍,但表面上仍然没有病理。有些疾病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是晚期了。

有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感觉不到什么,很容易被忽略。

半数高血压患者是在体检时确诊的。隐性冠心病平时没有异常,自我感觉有问题的时候往往是晚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对体检异常指标的分析,了解引起隐性疾病的相关因素,可以调节部分人群的传染病和遗传病,是保证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比如对从事或接触职业危害的人员进行职业和上岗前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职业病和就业禁忌症,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病的发生,早期治疗职业病或防止疾病的发展,保证员工的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检项目如何选择?

不同医疗机构给的体检项目也不一样,可谓五花八门,不好选。不同的年龄组有不同的健康需求,男女体检项目也会有一些差异。

体检项目可根据相关年龄、性别、个人病历、家族病史、基础临床体检等进行选择。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当地正规的医院做体检,体检结束后,会有专业人士进一步讲解体检结果,会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据医护人员的建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改善,让身体变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敢看体检报告,背后存在哪些焦虑?

曾在一段时间,“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突然登上热搜,引起网络热议,按理而言,年龄在19-29岁之间的90后正处于青春年华,还不至于检查出太多的健康问题,即便是80后,也不过处于而立到不惑之年,远远还没至于达到健康问题高发期。

但据《中国青年报》针对18-35岁青年展开的一项调查却显示;目前有63.6%的年轻人曾害怕看体检报告的经历。

当然,这些数据也并非是医学数据,但也揭示了当代年轻人对个人健康状况的担忧。

在不容乐观的统计数据,以及令人胆寒的猝死案例双重压力之下,恐怕并没有多少年轻人敢打着包票,阐述着自己死亡离自己有多遥远。

而随着如今年轻人的生活状态,逐渐较大的工作压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都是造成年轻人“健康危机”的最重要的两大外因。

尤其是伴随着如今疫情、经济危机等影响,年轻人背负着工作压力与健康危机也逐渐加大。

对于年轻人而言,过大的工作负担、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都是互为因果,想要化解这场健康危机,依然需要双管齐下,要想解决一个问题,更多还是需要以用人单位为主的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