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格战争是2008年8月在格鲁吉亚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一方为格鲁吉亚政府,另一方为于1990年9月早已单方面宣布独立的南奥塞梯,及其支持者阿布哈兹。俄罗斯自1992年起至2008年8月26日都未承认南奥塞梯独立,仅因当地有大量同时拥有俄罗斯国籍的双重国籍公民,1992年俄罗斯-格鲁吉亚-奥塞梯等各方达成协议,各自在该地区驻扎维和部队维持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8月1日开始,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发生数次交火,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展开全面军事行动,很快控制了2/3以上的南奥塞梯地区,包围了其首府茨欣瓦利。俄罗斯军队于8日进入南奥塞梯地区,9日展开军事行动很快控制了茨欣瓦利,并在随后几日占领了南奥塞梯以外的格鲁吉亚领土和军事基地。在国际各方的调停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分别于15日和16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俄军于18日开始撤离格鲁吉亚,战争结束。这次战争共造成格鲁吉亚军队215人死亡、1,469人受伤;俄罗斯军队74人死亡,171人负伤,19人失踪,以及约1,600南奥塞梯平民死亡。

南奥塞梯战争爆发后,欧美等国纷纷谴责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破坏其领土完整,俄罗斯则称这是一次反击,指责格鲁吉亚动手在先,试图单方面以武力改变现状,俄罗斯并声称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居民进行屠杀。战争结束后,俄罗斯于8月26日承认南奥塞梯以及另一个单方面宣布独立的格鲁吉亚地区阿布哈兹独立,格鲁吉亚于9月2日与俄罗斯断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景

俄国内战时期,奥塞梯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要求同苏维埃俄国合并,同当时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发生了冲突,苏联时期的奥塞梯人聚居区被分为两个部分,南部作为归属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州,苏联解体时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自治州也宣布脱离格鲁吉亚独立,格鲁吉亚则表示反对。乔-南奥双方因此曾发生小型流血冲突,直至1992年俄罗斯、格鲁吉亚、南奥塞梯等各方达成协议,各自在该地区驻扎部队维持和平,地区紧张局势得以缓解。

格鲁吉亚发生“玫瑰革命”后,原来在美俄之间平衡的谢瓦尔德纳泽倒台,格鲁吉亚亲欧美的总统萨卡什维利在2004年1月大选中获胜,格鲁吉亚积极推进加入北约的进程,并得到美国等国家的支持,与俄罗斯关系恶化。

俄罗斯进攻

俄罗斯因为在南奥塞梯有众多具有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双重国籍的公民,便以保护国民为由,进攻南奥塞梯并且和格鲁吉亚军开战。同时俄罗斯军队的主战坦克、步兵坦克和自行榴弹炮正在赶往冲突区。格鲁吉亚政府称有60名平民死于俄军的空袭。俄罗斯伞兵部队开始被部署在南奥塞梯地区。俄罗斯国防部的报告说,格鲁吉亚军已造成至少10人的俄罗斯士兵死亡。

战事升级

俄罗斯占领了茨欣瓦利。并开始轰炸格鲁吉亚控制地区。时在北京参加奥运开幕式的普京总理谴责格鲁吉亚的“侵略行动”,并且前往北奥塞梯看望伤员并且指挥军队。但普京的发言人表示说,这次视察没有任何军事成分。对此格鲁吉亚总理发布戒严令,宣布格鲁吉亚全国进入“战争状态”,及在下午向俄罗斯要求停战谈判,但被拒绝。因为俄罗斯声称格鲁吉亚部队并没有撤退,而仅仅是在重组力量。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军队展开夜间激烈炮战。第比利斯附近的一个飞机场早些时候被轰炸。格鲁吉亚政府声称,他们已击落10架俄罗斯战机及俘虏3名飞行员。更多的俄罗斯伞兵和装甲部队被部署在南奥塞梯地区。

格鲁吉亚从南奥塞梯撤出

俄罗斯轰炸了驻扎在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中的格鲁吉亚军(该自治共和国和南奥塞梯一样,虽然名为格鲁吉亚领土,却实质上处于独立状态),战事扩大到阿布哈兹,阿布哈兹已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宣布动员预备役人员。另外俄罗斯黑海舰队也在格鲁吉亚黑海沿岸布署3艘驱逐舰,计划封港。乌克兰政府表示不排除会禁止俄舰返回位于乌克兰的基地,以防卷入纷争。受俄罗斯猛烈攻击的压力下,格鲁吉亚军已开始自南奥塞梯撤退,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地区的交战仍在继续。俄方维和部队控制了茨欣瓦利大部分地区,并与格鲁吉亚军在市郊展开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方面宣布在黑海阿布哈兹海域击沉了格鲁吉亚海军的一艘导弹快艇。同一天有两架俄罗斯空军Su-25攻击机被击落。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宣布单方面停火,并签署停火令,愿意开展对话。俄罗斯总理普京表示政府已准备101亿元俄罗斯卢布援助南奥塞梯。

俄国空袭格鲁吉亚:全面战争

南奥塞梯方面称,格鲁吉亚军队炮击用于撤离难民的道路,并且继续攻击南奥塞梯,虽然已经有人声称格鲁吉亚实行停火。俄军方发言人宣称,俄空军损失的一架Tu-22M逆火战略轰炸机很可能是被格鲁吉亚的S-200地对空导弹所击落。另外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声称根据香港有线电视同日报导,哥里一度失守落入俄军手上,城市房屋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但外国传媒和美国则称俄军并未进入哥里市。格鲁吉亚指责俄罗斯出兵哥里,但俄罗斯声称他们只是在执行侦察任务。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早些时候向国防部下令暂停针对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人权观察指出俄军于12日在哥里民居投下集束炸弹,造成平民死伤。但据俄罗斯维和部队发言人称,俄方停火后,在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军队仍然不时地在不同位置向俄军射击。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表示格鲁吉亚决定退出独联体,俄罗斯对此表示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停火协议签署

经过美国对条约的解释,格鲁吉亚方面已于8月15日签订停火协议,但是直到16日,俄军仍旧是处于轰炸格鲁吉亚的状态,没有退出格鲁吉亚的显示。有美国电视台记者在与俄军一起移动时仍遭格鲁吉亚民兵枪击。

俄军撤离

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宣布在8月22日全体俄军撤离到南奥塞梯,部分驻守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

后续

2008年9月4日,俄联邦委员会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申明,若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再次受到侵犯,俄方必定采取回击的方式。也提起不允许任何人杀害俄方的公民,不允许任何人对即将跟俄国签署相关协议的国家做出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响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连日爆发激战,大批难民争相逃出南奥塞梯(俄方向联合国报告估计向北奥塞梯逃难约 30,000人,格鲁吉亚向联合国通报向格鲁吉亚逃难约15,000人),越境进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境内避难。大批格鲁吉亚人亦因为俄军入侵而被迫逃离家园,主要是哥利的难民(格鲁吉亚向联合国报估计约73,000人)。军事冲突已逼使阿塞拜疆暂停经由格鲁吉亚两个港口输出原油和成品油。同时,哈萨克斯坦也停止从格鲁吉亚的巴统港出口原油。格鲁吉亚将对亚美尼亚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量减少了三分之一。第比利斯国际机场的部分航班因战事而被迫取消。由于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爆发军事冲突,英国石油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关闭了两条途经格鲁吉亚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引述南奥塞梯总统爱德华·科科伊季在八月十五日接受生意人报的采访,表示:“他(科科伊季)的人民与在他们背后的俄军曾驱逐在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居民,并将不容许他们返回南奥塞梯,但他亦会调查与惩罚针对格鲁吉亚居民的纵火与抢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