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秋色来得晚,且难以描述,常有朋友调侃南京只有夏季和冬季,“春秋”如少女回眸,是瞬间的事情,不盯着看,就错过了。随着两次冷空气南袭,经由淡淡的桂香和银杏树的颜色扑捉到了秋天影子,十朝古都仍然有不凡的秋色,它不需要炒作,就在里家门口不远的公园里。

近日,打开广播电视,赏秋情报不绝于耳,此时,鼓楼区清凉山上的银杏树叶开始灿若黄金,适逢周末,游人、摄友慕名而来,坐在银杏谷的树下,静看黄叶飘落。南京的秋天在这里显得华丽而凄美,金灿灿的银杏叶燃亮冬日前的热情,撒播在望秋人的心上,清爽了心情,又因清凉山的古色古韵,而底蕴深沉!

清凉山

以建有清凉寺得名,曾是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宫。古名石头山,踞于南京老城城西隅,虎踞北路的南端。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

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相传诸葛亮称建业城的气象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凉山。

自唐以后,长江偏向西流淌,气势汹汹的雄壮景观再也看不到了,所幸城墙还保存完好。清凉山上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有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其“德庆堂”的匾额为后主李煜亲笔所提,每到夏天李后主常留宿于此。寺内旧藏董羽画龙,李后主八分书和李霄远的草书,合称清凉寺“三绝”。

鬼脸城

和清凉山只隔着一条马路,坐落于南京清凉山西麓秦淮河畔。鬼脸城实名为“石头城”,并非一个完整的城池,而是南京老城墙的其中一段。

石头城在杨吴时期(902年~937年)因江水南下,清凉山西部崖壁被江水冲涮得如刀削斧砍一般,紫红色的砾石裸露在外,形成“峭立江中”的天生石壁。其中一段石壁因风化作用,出现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怪状,酷似一张面目狰狞的“鬼脸”。

这段石壁以及沿石壁建造的石头城,由此被称为“鬼脸城”。石壁前有一池塘,可见鬼脸倒影,人称“镜子湖”,历史上闻名的景点“鬼脸照镜子”即指此处。

南京的山构成老城的骨骼,城墙为皮肤,然而水系则是灵魂。

秦淮河

秦淮河从鬼脸城下流过,在不远处下关区汇入长江。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纵观秦淮河流经的地方,尽是南京大大小小的公园,包括市区内仅有的几座名山。历史上,秦淮河航运以及灌溉作用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历代文人骚客在这里留下名篇,因此又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关于秦淮河的故事太多,仅仅是读一下杜牧的《泊秦淮》和柳如是的故事,就能让人产生无限思考和遐想。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自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儒学鼎盛。宋代开始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秦淮八艳的事迹更是脍炙人口。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

南京城雄踞长江边,素有因王霸之气,先后有十个朝代建都于此,文化底蕴十足。尽管时代进化升级的步履匆匆,那些饱含典故的景点仍然被有心的南京人精心地呵护了起来,它们像一条条时空隧道,连接着过去,又像一面镜子,照见未来。

季节交替之际,走过清凉山,驻足鬼脸城,远眺秦淮河。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南京城的秋短,然而,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