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术 家 简 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金党

别署安贞书屋

1975年出生,河南人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荣宝斋画院郭石夫工作室助教

清华美院郭石夫工作室助教

国家画院郭石夫工作室班主任

定居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当击凡鸟》138x69cm

砚 边 琐 记

文/刘金党

习画经年,已至不惑,回首所走艺术之路,可谓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若作小结,于我影响最大的却是一本字帖、一本画册、一位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松鹤不群》138x69cm

我人生的第一本字帖,是小学时所临柳公权的《玄秘塔》,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世有“颜筋柳骨”之誉,在未临帖之前,书法老师先为我们讲了一则柳公权的小故事。唐穆宗时,柳公权拜为右拾遗侍书学士。帝问其笔法,公权对曰:“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当时年幼,未能领会“心正则笔正”之意,但此故事牢记于心,如今习画数十载、虽未能做到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之数,亦知此言之三味。为人为艺,还是要有所“守”,心不正、笔不正、何谈大写意、大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爱深红爱浅红》138x69cm

少时,我的第一本画册,是《齐白石画选》,人美1980年出版32开本的小画册,见之欢喜,逐页读来,见白石老人所画虾蟹鱼蛙、牡丹紫藤等花鸟鱼虫,无不栩栩如生、状若能言,不禁喜不自胜、爱不释手。彼时并不懂何为大写意,但自此崇拜上了白石老人,也深爱上了大写意花鸟画。癸巳年春,与画友同访湖南湘潭齐白石故居,见到白石老屋前的星斗塘、葡萄架、菜圃、竹林,方知白石老人所言“通身无蔬笋气者不宜写菜”之意。湘潭返京途中,一路山水云烟,方体会白石老人“五出五归”后所作《借山图》之境。我曾经多次去北京画院观摩白石老人原作,拜观之余,白石老人案头上一些文房画具常让我注目良久。老人所用笔砚皆寻常之物,几支毛笔,管裂颖秃,一方旧砚,粗且陋、破且残。想起曾观故宫皇家藏砚,镶金嵌玉、雕龙隽凤。然白石老人所用之砚,可为祖国山河立传,可为花鸟草虫传神,而帝王将相、皇子贝勒,诗书画印能传世者,又有几人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兰双喜》138x69cm

于我影响最大的一位先生——郭石夫先生。大写意花鸟画自明代徐渭为滥觞、再至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诸位大师奇峰并起。传至当代已近绝响,而郭石夫先生可谓为大写意花鸟画继绝学、立风骨。我自癸巳年就读先生国家画院高研班之后,至今依然追随先生。读书、临帖、拟古、从先生游已是我之日课。先生言:“学古人要师古而不泥,师其心而不师其迹。画之所贵贵存我,若风遇箫鱼脱筌。只学一家,难有所成,转益多师,方是汝师”。我听后默记于心,受用至今。艺途漫漫,愚钝如我,但能师古人、师先生、师造化,相信长此以往,斯可矣。

戊戌初秋于京华安贞书屋

艺 术 家 作 品 欣 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鹭》138x6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葵栖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梅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花寒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大山人笔意四条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鹭、翠鸟、野凫、游鱼四条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鹰、鹭、八哥、竹鸡四条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雄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江水畔》46x6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吾家老乌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育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狸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耆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玄猫》69 cmx 3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