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州市首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广东众料联落户蕉岭;梅州金品电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品电路”)成功以一片薄至0.025毫米的“黑芯”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突围;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竹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让毛竹增值生“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蕉岭县以“精致、绿色、和谐”为城市主基调,稳步推进桂岭新区提质扩容工程建设。徐志宝 摄

十年来,蕉岭县始终保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以经济建设带动全局,以全局眼光谋划发展,以改革破除发展瓶颈,以创新释放发展动力,以实干厚植发展优势,各项事业实现了新跨越,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未来,蕉岭瞄准“奋力打造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广东新样本”目标,将以坚持“六大升级”、构筑“六新高地”为施工图,接续奋斗,乘势而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体经济有活力

获评省制造业发展较好县

今年9月,蕉岭县人民政府和佛山众陶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陶联”)签约建筑材料产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平台项目,标志着梅州市首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广东众料联落户蕉岭。

据了解,广东众料联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种新业态、新经济,对蕉岭发展意义重大。“蕉岭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创新发展数字经济,立足水泥建材支柱产业,以建筑材料为落脚点,充分依托众陶联创新平台赋能供应链,整合资源,利用互联网手段、数字化系统、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苏区融湾区的工业互联网大平台、数字经济大市场。”蕉岭县相关负责人说。

一个新的产业平台蓝图已经勾勒出来,而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蕉岭片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也展现出蓬勃生机。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等领域对线路板的需求增加,线路板行业迎来了新的商机。

位于蕉岭县蕉华工业园区的梅州市鸿利线路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利公司”)作为一家线路板的制造商,抓住机遇,实现了逆势上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鸿利线路板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车间进行电路板检查作业。汪敬淼摄

“技改升级后的生产线,机器自动化操作代替了更多的人工操作,将生产效率提高至50%以上,原先需要8天才能完成制作的订单现在3天就可以完成,并且品质更稳、产品附加值更高。”该公司行政经理黄国安说。

鸿利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是一家长期从事生产智能机器人、5G发射塔工业电源以及逆变器配套印制线路板的广东省高新企业。近年来,企业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通过技改升级,精益生产的方式,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实现连续三年营收逆势上扬。

今年1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相关部门开展了2020年度地级以上市制造业发展情况评估工作,按照“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划分,对21个地级市2020年度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类评估。根据各地市上报结果,评出制造业发展较好县(市、区)共58个,其中,蕉岭县榜上有名。

近年来,蕉岭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兴产业、建项目、优结构、提质量,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塔牌、油坑及皇马三大水泥企业为龙头,以广福建材、金鹏精化、宏基新材、新塔建材等为骨干的绿色水泥建材生产发展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研发生产竹炭、竹板材和户外重竹等产品毛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汪敬淼摄

重点项目有进度

确保按进度完成建设任务

走进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数十名工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各式设备组装工作。“整个产业园厂房面积为6万平方米,设有粗刨、压板、制炭和科研中心等七大生产研发车间。”健态实业董事长严兰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进行设备组装和调试工作。汪敬淼摄

“目前公司的厂房正在调试设备和完善附属设施,”严兰明介绍,待厂房进一步装修完善后,公司将全力研发生产竹炭、竹板材和户外重竹等产品,推动竹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随着蕉岭县毛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批以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不断聚集,进一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竹产业强链延链,促使竹产业做大做强,赋能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为蕉岭县申报首批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毛竹基地)、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蕉岭片区)打下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供销天业(蕉岭)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1.64亿元,计划明年投入运营使用。汪敬淼摄

在另一个重点项目——广东供销天业(蕉岭)冷链物流产业园的建设现场,笔者看到吊车、推土机、挖掘机来回穿梭,建筑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正在紧张有序忙碌着。

中建三局天业冷链项目经理章阳华介绍,目前已经完成项目建设进度的60%,预计2023年1月完成设备安装,实现冷库打冷运营,3月完成全面验收交付。

据了解,广东供销天业(蕉岭)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1.64亿元,计划明年投入运营使用。项目建成后,除满足梅州农户农产品生产流通外,将辐射到省内其他地市以及福建等地,实现农产品跨区域大流通,带动区域性农产品种植、加工以及流通产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供水巩固提升二期项目长潭镇施工现场。汪敬淼摄

农村供水巩固提升项目是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也是梅州市重点项目之一。今年以来,蕉岭县共计划投入6200万元推进全县8个镇农村供水巩固提升二期项目,确保让群众喝上洁净、安全的“放心水”“优质水”“幸福水”。

据了解,项目已于8月底正式动工建设,蓝坊镇、三圳镇、长潭镇以及广福镇等4个镇正全力提速相关项目进度。

“现在我们正全力抢抓工期,挂图作战,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全县多个施工点共有40多名工人和数台机械设备火力全开进行作业,其中蓝坊镇和长潭镇预计能在10月底前完成建设计划。”蕉岭县水务局建设中心副主任谢永贵说。

民生保障有温度

把“关键小事”当成“民生大事”

“原先我们村进蓝坊的道路很差,既不美观又妨碍出行,大伙老早就盼着能改建,现在这个愿望终于要实现了。”近日,看着家门口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叟乐村村民利先生激动地说。

利先生口中的道路就是蕉岭县叟乐公学至县道X043线公路。目前,该公路改建工程已完成10公里路基建设,其余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工程以及路线交叉等工程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接下来,蕉岭县将继续做好安全质量与工程进度两手抓、双推进,加强统筹协调,有效整合资源,集中攻坚突破,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使改建公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特色致富路、平安放心路、美好生活路。

乡村的路畅通了,城市的道路也不能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蕉城镇长寿新城福星大道北智慧化停车场。汪敬淼摄 (2)

“当前,停车难现象日益凸显。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蕉岭县正大力推进智慧化停车场项目建设,目前长寿新城福星大道北、新东市场的停车场项目已经建好。”蕉岭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项目一期将在蕉城镇长寿新城福星大道北、锡林公园、成桐公园、朝阳路、县人民政府、新东市场等地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建成后可新增近270个停车位,有效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极大便利群众出行。

不仅关注群众的出行问题,作为世界长寿乡的蕉岭,在关爱老人方面也是全社会动员起来。

临近饭点,蕉岭县锡林公园的长者饭堂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三两结伴陆续来到这里用餐。“这里的饭菜品种丰富,味道也好,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难题。”83岁的老人王桂珍点赞道。

“每一间长者饭堂,食材都有固定的供应商,都能够做到溯源,运营方式则遵循公益和福利原则,以保证餐食安全、健康、营养为出发点,把重点放在膳食搭配上,让长者们吃得新鲜、吃得放心。”蕉岭县长者饭堂负责人刘威介绍,为解决老年人、特殊群体老年人用餐难题,他们在县民政局等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于2020年正式建立了长者饭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饭点,蕉岭县锡林公园的长者饭堂开始热闹起来。汪敬淼摄

一直以来,蕉岭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关键小事”当成“民生大事”,把“民生工程”变成“民心工程”,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全面提高社会服务保障水平,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数说发展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1年,蕉岭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6.40亿元,同比增长5.0%。生产总值是2012年50.71亿元的2.1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7.6%

●人均GDP实现新突破。2021年,蕉岭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890元,比2012年24957元多32933元,是2012年的2.3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8.8%

●城镇化率稳步推进。2021年,蕉岭县城镇化率56.07%,比2012年提高8.07个百分点;2013—2021年年均增长1.7%。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183651人,其中城镇102973人、农村80678人

●规模以上工业飞跃式发展。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0.15亿元,是2012年6.59亿元的4.57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11.4%

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202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04.11亿元,是2012年58.72亿元的1.8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9.9%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是2012年1.24万元的2.2倍,2013—2021年均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万元,是2012年1.56万元的2.0倍,2013-2021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元,是2012年0.96万元的2.2倍,2013-2021年均增长9.1%

记者观察

凝心聚力谋发展 信心满怀向未来

回溯蕉岭这十年,蕉岭人民以大地作纸,以奋斗为笔,一笔一笔地将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从“大写意”绘制成“工笔画”。

十年间,蕉岭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十载光阴流转,十载春华秋实。时间都去哪儿了,每一个蕉岭儿女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蕉岭的“十年故事”里,有的因脱贫攻坚,由贫困户变身养殖大户;有的因产业转型升级,从单一电子产品加工的小作坊,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有的因乡村振兴,从软弱涣散村蝶变为美丽幸福村……

这些小城的点滴变化、企业的成长进步、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共同绘就了社会进步的精彩画卷,汇聚成为属于蕉岭的“非凡十年”。

这十年是转型升级的十年,蕉岭县始终坚持动能转换,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这十年是绿色发展的十年,蕉岭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这十年是统筹融合的十年,蕉岭县始终坚持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这十年是改善民生的十年,蕉岭县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数据是最好的证据。2021年,蕉岭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6.40亿元,是2012年的2.1倍;2021年,蕉岭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890元,是2012年的2.3倍;202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04.11亿元,是2012年的1.8倍……

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件件实事好事、一份份优异的答卷背后,凝聚着蕉岭县人民凝聚一心、十年博浪迸发出的磅礴伟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蕉岭县将如何接续奋斗,乘势而上?

在蕉岭规划发展蓝图上,创新实施“三三三五”发展战略格外引人注目。第一个“三”即争创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粤闽赣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示范县“三个示范县”。第二个“三”即培育绿色建材、大健康、高端数智“三大产业集群”。第三个“三”即打造粤闽赣(蕉岭)省际边界合作区、“卡拉比—丘”数学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大发展平台”。“五”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五宜城乡”。

蕉岭的十年,是奋斗的十年,也是巨变的十年。感谢十年间这座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每一个惊喜,也感谢十年间这片水土给予我们的每一分滋养,只愿这片热土永远生机勃勃。

蕉岭,期待下一个十年!

发展亮点

0.025毫米背后的产业突围路

一个小作坊式的电子产品厂是如何转型成为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走出一条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发展之路的?

在蕉岭县广福镇乐干工业园区永旺科技创新园内,就有一家这样的企业,通过不断加大企业转型升级力度,持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功以一片薄至0.025毫米的“黑芯”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突围,它就是梅州金品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公司原先设在福建龙岩岩前工业园区,当时还是一个小作坊式的电子产品厂。后来公司业务拓展,规模扩张,需要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多番考察,我们最终选址蕉岭永旺科技创新园。”金品电路相关负责人周志强说。

从单一电子产品加工的小作坊到拥有线路板单双面、多层线路板生产、研发、销售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金品电路产品广泛运用于各式小家电以及各种高端电子产品,当前正积极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稳健发展。

电路板行业更新换代快,对科技创新要求高。这就要求企业主动适应形势,在攻坚克难中始终保持韧劲,在技术革新方面不断发力。

周志强介绍,近年来,企业不断强化内生动力,继续投入200多万元购入了一批自动化生产设备,以设备提质提升工作效率。例如沉铜工艺自动化生产线,以前大部分流程都离不开工人手动放板、翻板,现在都可以交给自动化设备。

走进金品电路生产车间,沉铜工艺车间负责人屈贤林正有序指导工人安全生产。只见摆放整齐的机器不断运转,一块块电路多层板在生产线上经过多项工序整齐而出,并被逐一送上检测线。

设备要革新,技术要创新,产品才能跑赢市场。当前,变幻莫测的市场也让金品电路意识到,要想拿下更多、更大的订单,除了设备要先进,技术研发能力也要继续加强。“现在决定电路板最核心的元器件中PIN片孔孔径薄至0.025毫米的‘黑芯’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同行一般只能做到0.075毫米。”周志强表示,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金品电路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下,精选原料,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投入“黑芯”研发,得以领先行业,突围而出。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

【通讯员】廖静宜 汪敬淼 丘林强 徐志宝 黄荣城

【作者】 陈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