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需要从季风的成因、地球上海陆分布情况以及大气环流这三个方面来综合分析,以下为小地的原创内容,欢迎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季风的成因

季风是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区域内下垫面性质的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如大陆和海洋比热的不同而形成的海陆间的热力差异等,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这二者之间的热力差异最为明显,因此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最为明显。

2、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

总体上来看,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为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而从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来看,北半球海洋面积约为61%、陆地面积约占39%,南半球海洋面积约为81%、陆地面积约为19%,由此可以看出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明显占据优势,南半球的2倍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三圈环流

在理想情况下,地球各纬度间所获得太阳辐射的差异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低纬度、中纬度以及高纬度间形成的环流,简称为“三圈环流”。基本环流情况为:赤道附近的低纬度获得的热量多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中的气流分别向南北极方向流动,流到南北纬30度附近开始堆积下沉,形成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压,气流由此向南北方向流动,一部分补偿低纬度地区的“亏空”,一部分向高纬度地区流动,大约流到南北纬60度时向上爬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而极低温度最低,形成高压向低纬度流动。

从三圈环流的理想模式来看,近地面除了南北纬0~30度地区分别形成了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外,南北纬30~60度为西风带,南北纬60~90度均为极地东风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以上三点,由于地球的表面并非是一个理想模式下的表面,三圈环流只是一个基本架构,全球各地气候还受到诸如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在大陆的西岸,主要受西风带、副高以及寒流的影响,往往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性能气候,如大陆西岸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形成的加邦利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利亚寒流、秘鲁寒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大陆的东岸则完全没有西岸的这些气候,因为西边的海洋性湿润气流,在经过陆地的长途跋涉之后,其影响已经十分微弱,取而代之的则是海陆间的季风环流,有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之分。

季风气候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如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以及巴西南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内容,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