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猜你喜欢1分钟前

海淀、昌平区教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

家门口办名校,北京百位校长亮实招!

教师惩戒权,教育部邀你出主意

走起!带娃去画北京的冬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云晓 | 分享者

教育研究者 | TA是谁

新作《文学家风:遇见文学的少年妙不可言》|

“我家孩子喜欢阅读,可一写作文就不行,不喜欢写甚至害怕动笔,这该怎么办?”这些有关阅读与写作的烦恼,平日在与家长和孩子接触、交流的过程中,我常会听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且深有体会。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输入,那么写作则可看成一种带有创作主体特色的输出。写作不仅能检验一个人阅读的水平与质量,还能展现其价值观、性格等等信息。然而,有了阅读就能写作吗?书读得多就能写出好作文吗?事实证明,阅读不但不等于写作,二者之间反而有道难以飞跃的“天堑”。对于这种让不少家长和孩子困惑、苦恼的情况,我有一些看法和建议。

在阅读方面,家长要给孩子读书的自由,和孩子一起读好书。自发性的广泛阅读有助于激发主动的写作行为。被控制的、功利性的阅读犹如戴着枷锁,是一种负担,孩子很难从中获得成就感。而在相对自由的广泛阅读中,他们反而可以带着好奇心和期待,沉醉在书的海洋中去尝试、摸索、感悟,寻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写作优势。

有自由也要有规则。家长应让孩子多读好书,和孩子一起读好书。特别是经典作品,经历过漫长时间的检验,往往值得人一生品味。或许有的家长要说了:“我忙得没时间读书,也读不下去,读了也没用了,孩子知道读书就行了。”我不认同这种观点,父母绝对不要忽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要尽可能地在阅读和写作等事上多和孩子互动、交流,而不是把孩子完全交给书籍。亲子一同阅读,一方面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阅读可以成为两代人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双方跨过代沟,有更多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而交流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表达与运用,无形中便有利于孩子进行写作。

在写作方面,家长应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给予正面的、适当的写作引导。在此就以我和女儿孙冉之间的一件事为例吧。《夏令营中的较量》在全国引发教育大讨论的时候,我身为作者,一时间得到很多关注和赞誉。可我的女儿却不服气,她不完全赞同我的观点。我对她说,爸爸支持你表达不同观点,但我写报告文学是用真实事例和数据为基础的,那么你也要用事实与数据与我讨论。于是,还是中学生的她借赴日游学的机会,通过亲身经历和对比调查等方式获得一手资料,创作了《我眼中的日本同龄人》一文,发表在报纸专版上,令我刮目相看且深感欣慰。

这其实也是写作的一大目的——写作,最重要的不是在考试中拿到好分数,也不是获得他人的赞誉,而是用好的、准确的文字表达对外界和自我的认知。我想女儿的这次实践,不但证明她有创作的能力与行动力,也启示家长们:孩子是完全可能喜欢写作的,家长要在生活中抓住恰当时机,点燃孩子的创作欲、表达欲,并给予适当的正面引导,鼓励孩子大胆动手去写,获得文字成果。

最后,我想对一些在孩子写作这件事上过于焦虑的家长说:每个孩子都是生命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与意愿,当孩子想用文字来表达自我时,那就是最佳的写作时机。父母需注意的是抓住这些“时机”,适当地“浇水施肥”,先让孩子的兴趣“发芽抽叶”,再以主动动笔的方式绽放一朵朵习作的“花”来,乃至结出走上创作之路的“硕果”。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现代教育报

编辑:现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