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以来经济南倾是非常明显的,除了北京之外的其余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以天津市经济排名在国内城市中不断下滑,令人唏嘘,在80年左右它还是仅次于沪京,但现今已在国内前十之外了。

很多人将天津市的经济低迷完全归咎于北京市的“吸血”,其实这是一种较为武断的说法。而且从它的发展历程看,是因北京而兴的,而其现阶段的上升乏力主要还是自身产业问题,北京的虹吸效应并非主因,您相信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城市崛起历史其实是比较短暂的,其在明朝才是个卫所,到雍正年间才正式建府。而成为我国近现代主要经济重镇要到清末了,而且还是作为北京的门户城市而兴起的,它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是与北京是捆绑在一起的。

从直隶总督从保定搬迁至天津、洋务运动兴起,天津市作为首都的海上门户由此开启了腾飞之路。李鸿章、袁世凯等北洋领袖都是将此作为发展洋务和培养势力的主要基地,就是因其地缘而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市的经济基础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奠定的,不少北洋时期创办的企业一直延续至今的。建国后,北京市虽然也开始发展经济,但北方的主要经济重心还是放在了产业基础更好、体系更完善,而且还具有大海港的天津市。

所以天津市的经济腾飞的基础便是因北京的特殊地位、天津近京与海港等地缘。那么天津市近一二十年的经济地位下滑,是因为北京市经济崛起、加大虹吸所致吗?有一部分确实如此,但事实上还是由自身的经济模式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市早期工业就是以能源、基础工业为主的,而且还是国内最主要的国企重镇,在一定时期内确实为天津市的经济起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随着市场化深入,这类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所以出现了许多亏损甚至导致的现象。

其实将视野放宽一点,差不多产业模式的大部分北方经济重镇都有着和天津一样的发展困扰的,沈阳、大连、青岛等都是如此。难道也是因为北京虹吸所致吗?明显不是!还是自身产业转型升级出现瓶颈、原有产业规模萎缩为主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北京市的虹吸作用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在于人才方面。但起因也是天津市自身产业先进性不够,一个北京是容不下所有优秀人才的。不然为何北京市经济扩张已经有几十年了,长期居国内城市GDP第二位的,天津市也并没有出现明显颓势呢?

只要天津自身产业够强够先进,一样能够招来凤凰的,并不怕北京的人才虹吸效应的,大家说是吧?就像在上海附近的苏州、杭州、宁波等市一样具有超强经济活力和人才吸引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可喜地看到天津市近几年的转型升级明显有所成效了,对外招商也开始加快,这将是天津市经济重新崛起的开始。再加上北京市正在纾解首都功效,将许多央企总部机构外迁,这对于天津市也是一个机会吧,起码人才流失上可以略有放松。

所以个人对天津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比较乐观的,只要在产业升级上继续加大力度,天津市的经济必定能够再次腾飞的。

大家是如何看待天津市的经济起伏和未来趋势的呢?一起来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