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健康报记者 王丽娜 王嘉译 文

王晓伟 王帅帅 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创新发展已成为河南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实际行动,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围绕国家创新高地建设, 聚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动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全力推动实验室建设,这其中涌现出的一批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是河南省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卫生健康领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基地。
它们中,既有代表河南省医疗卫生领域国家级科技平台“零突破”的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也有瞄准人类健康最大难解之题、解读人类肿瘤防治密码的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
既有帮助人类实现组织器官再造修复的医学3D打印重点实验室,也有面向孤独症 、多动症等的儿童发育行为与学习医学重点实验室……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大河健康报推出非凡十年·出彩中原之实验室的秘密系列,呈现卫生健康领域潜心攻关、勇毅前行,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彩之路。——编者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秘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7年6月,我国互联网医疗领域国家级科技平台——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正式落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这是十三五期间国家规划建设的8家“互联网+”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之一,是我国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平台,实现了河南省医疗卫生领域国家级科技平台“零突破”。

这个“国字号”实验室异军突起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有为:“龙头”引领,跑出智慧医疗河南“加速度”

近日,家住平舆县的81岁的李大娘突发气喘、呼吸困难,被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生命危在旦夕。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平舆县人民医院的高勇医生通过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综合服务平台申请心血管内科紧急会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快速响应,当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付新教授就李大娘的病情对平舆县人民医院进行了远程指导,并结合自己处理心力衰竭方面的独到临床经验,为李大娘制定了适宜的治疗方案。在省县两级医生的指导和悉心治疗下,李大娘转危为安,现已顺利出院。

据郑大一附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赵杰介绍,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各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心电诊断等业务,年综合远程会诊量2万余例,远程专科诊断量30余万例,服务质量与规模居全国前列。

谈及实验室近年来的建设情况,赵杰如数家珍。

近年来,实验室结合5G技术,构建了基于弹性切片的5G-SA固移融合智能医疗专网,填补了国际空白;研制了5G移动查房车、5G查房机器人、5G移动健康管理一体机等互联网医疗终端,突破了互联网医疗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依托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形成了互联网医疗平台临床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打破了信息孤岛困境,支撑跨院的临床业务协同 ……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通过实验室所构建的互联网医疗临床应用成套技术体系,实验室仅用82小时就快速建设了覆盖河南省18个市(示范区)、108个县、152家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的“河南省新冠肺炎防控应急远程会商系统”。

依靠建成的5G远程会商系统,省级防疫专家组累计开展远程会诊超2000例次,开展远程教育培训5万人次,为全省新冠肺炎重症、危重患者进行指导治疗,成为河南省抗疫的硬核力量,目前该系统仍然服务于河南省常态化疫情防控。

再好的技术,也要分场景精准使用。赵杰介绍,在5G医疗探索中,开设了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AI辅助影像诊断、远程手术指导、5G查房机器人、急救指挥中心/5G急救车五大5G场景应用,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开启了“沉浸式”就医时代。

崛起之力:下沉基层,缓解群众“看病难”

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推动实现智慧医疗“省-市-县-乡-村”五级平台互联互通,赵杰曾带领团队成员跑遍全省108个县,赠设备、送技术、铺网络、育人才,即便不收取任何费用,依旧吃了不少“闭门羹”。

“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都没人接’”,赵杰感叹道。

在当地不少专家看来,远程会诊意味着承认自己业务能力方面的不足,亦可能动摇本院医生在当地群众心中的权威地位,因此便出现了设备闲置两年从未开封的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一些基层医院管理者眼光长远,规定全院医生,只要患者三天没有确诊,必须联络郑大一附院进行远程会诊;因积极主动使用远程会诊平台,与省级专家联动密切,通过远程查房、远程病理诊断、远程教育等方式,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诊疗能力,医院病区从1个扩增至3个,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目前,实验室凝聚了一支50余人的跨学科人才队伍,在构建5G医疗专网、研发移动医疗智能终端等方向持续输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开创性科研成果;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惠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发展科技专项等国家战略规划项目及重大工程;先后承担了中国援外医疗队远程医疗网络设计和中国工程院“一带一路”战略咨询项目等,为提升中国健康医疗服务在“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影响力与产业部署贡献了重要信息与技术力量。

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坚守。

去年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实验室一楼机房被淹,设备受损严重,直接影响了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保证各项科研工作、业务工作恢复如常,赵杰迅速组建了一支设备修复小组,对机房中受损设备进行下架,将服务器中的硬盘拆下进行去污、除湿风干、测试,灾后一周内便完成了126块硬盘的各项清理和重新组装工作,最终顺利把受损设备中的130TB数据全部迁移到新存储中,所有数据全部成功恢复,无任何数据丢失。

未来可期:万物互联、诊疗无域,一切皆可是医院

实验室取得了诸多成就,但由于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时间较短,关键技术、装备、系统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差距,特别是适用互联网医疗的便携、智能高端医疗健康信息采集装备处于空白,现有产品技术水平、产品性能、产品质量、产品种类等与国外知名企业难以抗衡。

赵杰介绍,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内容涉及医学、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信息学等多个领域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发挥医院主导地位,做到立足临床、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为临床诊疗服务的便捷化和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万物互联、诊疗无域。5G的快速应用,为智慧医疗插上了腾飞之翅。

赵杰表示,未来,实验室将通过医疗云、平台、中心、应用打造一个万物互联的场景,通过固移融合网络互联、业务与应用云化部署、多平台综合开发,实现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医疗规模化应用,真正实现“一张专网、两朵云、三个平台、四个中心、五大应用”的发展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