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将要变化的生产范式

美术画师,尤其是游戏概念美术师要被取代了?这难道不比人工智能通过图灵测试更可怖吗?

当取代跟陪伴这两组矛盾的词,指向同一主体人工智能时,人类的感受天差地别。恐惧,是近段时间部分概念美术师的切身体会。尤其是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有了多重语义。

于是乎,我们看到段子手开始发挥脑洞:美术在老板跟前耳语,说已经学会用AI出图,有时间做策划了,可以把策划开了;策划重复上述操作,告诉老板可以开掉美术了。至于老板,此刻内心正琢磨自己利用AI学到作画、策划技能,这样可以美术、策划一个都不留都开掉。原子化独立游戏工作室由此诞生。

跟过往多轮技术变革浪潮一样,引入人工智能提升游戏公司生产效率,变革生产关系,进而解构组织架构。

我们不禁要问,段子手揶揄的现状,到底有几分贴合现状?本文重点切片组织流程,展现游戏工作室内部美术师、策划、技术中台、制作人应用AI作画工具的现状。此外,略微讨论涉事各方心理状态,追问技术变革浪潮下,群体的情绪波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恐惧,沦为流水线上的工人

在正式谈论美术师工作流程之前,我们得先知道在游戏公司项目组内部美术工种分为:概念美术、角色美术、场景美术、技术美术、角色动画、视觉特效、音频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最后是游戏设计。

当前,大火的AI作画工具主要是用于概念图美术师工种。一般而言,项目组概念美术师工作流如下:创意总监和美术总监给美术师下达创意需求→概念设计师为创意查找相关参考→美术师提交概念草图设计(许多)看是否符合总监先前的需求,该阶段会来回反复讨论→一旦确认方向,美术师会完善最终的概念设计,该阶段也会经历来回修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拳头游戏

以拳头游戏为例,在拳头游戏内部概念美术设计师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绘画开始前,概念美术师要知道项目组的需求,进而设立自己的约束,围绕某个方向进行研究。第二部分是绘画进行时,概念美术师需要绘画得够快够精炼,广泛尝试各种想法。第三部分是绘制完成后(收集反馈),跟项目组沟通交流概念图特定问题,认认真真地讲述自己的作品构思。

拳头游戏高级概念美术设计师Jon Buran认为,想要打造出独特个性的概念原画,需要一直画。在生活中,你看到的一切,屏幕上的一切。努力把这些内容填充到你的大脑视觉库里。它们能为画师提供各种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把概念美术师产生创意的过程抽象出来,可以得到如下通路:创意→图片(数字/生活)→网站→图片→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比AI作画工具逻辑,即创意→AI→创意。AI作画工具取代了人类美术画师做研究学习调优等环节,可以快速高效地产出概念图。

一位中型游戏CP概念美术师告诉竞核,当前AI作画工具已融入项目组日常工作流。

加入AI作画工具后,对项目组工作流程有利有弊。好处是,通过利用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Dall-E2等AI作画工具,能够提升研究效率且更准准确直观。其次是,出图快,试错成本低,会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组合设计。

简言之,在AI作画工具加持下,概念美术师前期设计能快速地提高精度。

至于缺点,AI作画工具出图效果没有保证,艺术化概念设计难以落地。要知道,在实际使用AI作画工具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串关键词生成的图,风格差异大,设计思路难以成体系。

从项目组团队组织角度来看,它无法保持亚稳态形态。它是指系统自身的属性,通常以稳定的形式存在于时间中,但总是以较低的组织层次上发生变化。

上述概念美术师告诉竞核,当制作人跟策划认为概念图是收集大量图像信息,重新组合生成时,会把AI作画工具等同于概念美术师。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概念美术师主动性降低。原因在于,美术同学总是会追求一些新的设计思路和高级感。当AI作画一步到位得到老板们认可时,大幅压缩了美术的灵感及原创主动性。

更进一步来讲,美术画师们认为艺术是高级的思维创造,他们具有天赋和价值以及无可代替性。当AI悄悄地攻占这些领域,他们难以承认自己做的只是工作,只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这就是他们愤怒和恐惧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效率 VS 技术伦理

现阶段,像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Dall-E2、novel AI等AI绘画工具,确实能够帮助画师们拓展创作思路和提供设计灵感。

从AI生成的原画中,能找到不少挺好的作品,它们能给原画师带来创意启发,甚至可以利用AI绘画工具更快速地做一些风格预研原型。

一位天美工作室群制作人认为,还是要密切关注AI绘画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来看对研发来说是件挺好的事儿。

她分享道,在项目组实际工作中的美术定制化需求,目前AI绘画工具暂时还无法实现。

现阶段魔方工作室群跟天美工作室群所处的境况有些类似。一位魔方工作室群策划透露,自己及团队都在密切关注,项目组美术有不少同学在玩AI绘画,但大家都没有把AI绘画拿到正式工作场合来用。

他分析道,要想让AI作画正式进入工作流的话,需要配套AI训练相关人才,同时调整工作室流程。不过,这并不是他们团队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会稍加观望。

技术具有中立性,天平向哪个方向倾斜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不难看出,腾讯游戏大多数项目组均处于关注未落地阶段。一方面,大家憧憬AI技术进化,提升原有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大家也会担心美术同学接受度及AI“剽窃”画师产生的伦理问题。

上述魔方工作室群策划告诉竞核,未来AI绘画工具如能切实保护好原创风格,处理好AI绘画及画师版权之间的关系,那么会持有乐观态度。反之,则会比较悲观。

如何处理画师原创版权与AI作画版权的关系,也是当前育碧中国工作室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一位育碧中国工作室技术负责人告诉竞核,内部非常关注相关AI作画工具的进展。聚焦至项目组内部,最为关心的话题是技术伦理,也即画师原创版权保护问题。

跟不同体量公司游戏从业者聊完后,大家已达成共识:密切关注AI作画工具发展;找到合适的切口融入已有工作流;处理好画师原创版权与AI作画版权。

现实的 VS 理想的

竞核了解到,目前不少中型游戏CP已经开始实际应用AI作画工具。

一位成都中型CP老板告诉竞核,AI作画工具尤其是新模型生成图片质量飞升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他认为,游戏从业者(大家)都要学会跟AI一起协同工作。

过往该公司美术工作流如下:文案组、策划组承担创意总监职能→考据组负责查找资料→文案组进行人物设定→美术组完成人设需求并与各部门最终确认呈现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入AI作画工具行者AI后,会在初期美术人设阶段提供灵感。通常情况下,这些AI作画工具生成图片大多不会直接使用,少部分稍稍修改后可以直接使用。整体上,会大幅提升美术画师的工作效率。

以场景美术为例,过去项目组通常会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做出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可能的方案,最后再选择确定。

使用AI作画工具行者AI后,上述过程耗费时间被大幅缩短,可以直接得到各种风格和设定。换句话说,就是大幅简化了以前人为找素材、找参考的过程。此外,AI作画工具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对设计师非常有启发。

上述公司高级概念美术设计师透露,公司使用的AI作画工具支持中文输入,含词组、句子。便捷、易上手的特性,受到公司美术设计师追捧。

需要指出的是,每次作画后,AI作画工具都能直接反馈满意度,系统通过收集这些反馈不断优化模型,让美术设计师有一种越来越好用的感觉。

AI作画工具生成图片质量越高,意味着背后AI模型“吃掉”的风格化图片越多。跟许多美术画师交流后,他们觉得这种模式会让自己的“创意”被剽窃。他们会担心,AI模型源代码泄露,会导致创意成为流水线上的复制品。

对此,游戏公司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保护美术画师版权。上述游戏公司老板告诉竞核,公司跟AI作画工具提供商有签署数据保密协议,最关键的一条是对于公司自己上传的素材,以及由此训练出来的AI模型,不能提供给任何第三方使用。

要言之,即通过法律手段确保消除创意泄露的风险。竞核认为,创意是美术设计师最核心的竞争力,作画只是一个技能。

跟不同体量游戏公司老板,及制作人、策划、原画等同学聊完后,笔者得出的结论是:短期来看,美术部分肯定离不开画师,尤其是高端创意画师。长期来看,伴随着AI作画工具不断迭代,它会对能力中下的美术画师产生比较大的冲击。

放大来看,人类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创新,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人类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刻板的和精密的大脑。机器要求要求精度和准确度,人类则不行。人类特别不擅长提供精确和准确的内容。而后者正是AI的用武之地。

至于现阶段AI作画工具是否引入工作流,还是得评估综合成本及项目美术定位。理论上,每个团队需要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取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