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巫山,你最先想起的是什么呢?是热情似火的巫山红叶,是碧水长流的巫峡,还是如山水国画的古栈道遗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除了这些外,肯定还有不少人,提到巫山最先想起的,会是延绵千里、将整个巫山都包裹进去的那一座座大山。而在那些深山之中,自然也隐匿着不少“世外桃源”,今天的主角——巫山下庄,也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世隔绝的“井”底之村,“愚公”带领众人修建“天路”

巫山县的下庄村,现在叫天路下庄景区,是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大咖巫山行”活动采风行程中的目的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藏匿在深山中的小村庄大约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四周被高耸陡峭的悬崖峭壁包围,村子则坐落于最底部,就像是位于深坑之中,因此也有个别名叫“天坑村”。最早在村子里生活的人,想要到村子外看看,必须跨过108道峭壁,有些地方坡度甚至近似垂直,说每一次出去都像是在挑战攀岩运动也不为过,出去一趟要耗费上两天的时间,安全也没有保障,因此不少的村民一辈子也没有看过村子外边的世界,只能独守“井口”那一片天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改变这种落后被动的局面,38岁的村支书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在绝壁上修通下庄出山的公路,带领村民走出贫困。面对村民的质疑与退却,毛相林如同神话传说中的“愚公”,苦口婆心地一个个劝说着,最终说服全村一同在峭壁上凿开一条“天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时7年建成的“天路”,留下与6张空椅子的合影

凿出“天路”的过程十分艰难。在这个落后的小村庄中没有适合挖凿的大型设备,村民们只能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上打炮眼。为节省来回时间,他们直接睡岩洞,啃红薯,喝泉水,直到如今还能在“天路”上看到村民们风餐露宿的痕迹。为早日修通天路,作为领头羊的毛相林最长一次足足有三个月没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期间,先后有6位村民牺牲,毛相林将他们的名字都刻在了心里:沈庆富、黄会元、刘从根、向英雄、刘广周、吴文正。在毛相林感到自责,想要放弃修建“天路”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时,是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给了他支持,也是全村的鼓励给了他动力,让他能够继续铆足一股劲,带领村民一路凿下去,直到最后凿开了一条8公里的“天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路”修通后的第18年,春节前夕毛相林和6张空椅子拍了一张迟到的“团圆照”,那是当年为了村子通路而牺牲的六位村民,椅子上摆放着的是毛相林种下的“致富果”柑橘,这也是毛相林最想告诉那六位情同手足的村民的——下庄的“天路”不仅成了通往外界的道路,更成为了致富路,实现了他们想要村子变得更好的幸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秀美景色不再囿于深山,在历史中灼灼生辉

如今,风景秀丽的下庄已经脱离了贫穷、落后,成为了花果飘香的福地。当你踏上那条由血与汗铸造的“天路”,望见那山崖上的飞瀑如白练一般悬垂而下,为静谧的山野增加了几分动感,或许你也会忍不住赞叹、佩服劳动人民的勇气和坚韧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步在下庄,随处可见的传统庭院,远处俊秀的群山延绵不绝,让人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脱离了摩登都市的快节奏,找回了最原始的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不仅仅有着传统庭院,也有一些值得一看的明清老宅。站在湛蓝天幕下,老宅显得精神熠熠。和煦的阳光洒入天井中,漫步在阳光下的老宅中,抚摸那一块块饱含历史风霜的砖瓦,享受那一份如同时间静止般的静谧感。幸运的话,还能入住在由老民房改造而成的民宿,这些民宿与村子中的景色自然地融为一体,推开窗就是山野,尝上几口下庄最美味的柑橘,人生的惬意或许就不过如此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庄还有着不少的陈列室、博物馆,镌刻着那段艰苦却璀璨的历史。若是看到那些用着简陋的工具、吊着并不安全的绳索,凭借一身热血与信仰在悬崖峭壁上凿开一条路的照片,你一定会被震撼住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在诗情画意的原生态大山里,呼吸山林清新的空气,品尝地道的美食,抬头仰望那“井口”之外的璀璨星空,仔细聆听村里的老人讲述那代表着人类群星闪耀之时的故事,如此惬意的生活,又怎么不算“人间”仙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