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古镇东大街(原名通泰街、东头街、反修街)位于镇区东部,东西走向,东起大桥中心医院,西至塌趴街中心路口,全厂500米左右,路虽然不长,但这里是八十年代几乎每个大桥人都来过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八十年代的热闹 /

塌趴街中段路口东是当时比较热闹的醉园酒家,门口是圆门,里面比较大,桌子也很多,生意是相当的好。解放前是童氏宗祠,有屋八间,解放后公管。东面过去是一片民宅,据说是徐四房的古宅,路口有一口古井,应该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养育了东大街一片居民。井东面是布店,生意一直不温不火。路南是茶水炉夏家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大街中段便是大桥人人皆知的大会堂,八十年代看电影算是奢侈了。无论是唱戏还是放电影,每天晚上没开门前,门口挤满了大人小孩,虽然有两个检票的,但只要开门,人群一窝蜂的挤进去,哪来得及检票。大会堂是小孩子的最会玩的地方,最早是条形木头凳子,一排标的坐20人,实际起码坐30人左右,没票的都占座。后来改成活动椅子,座位拥挤的现象才得以好转。小孩子还喜欢到后台看唱戏的化妆,或者爬到舞台上看演员唱戏。

大桥人民大会堂于1953兴建,以江都县师资培训班会堂的旧址进行扩大,并拆除河西龙王庙房屋木料补充建成,可容纳观众900人,座位分对号。1957年翻建,拆除原来的楼座。1962年又重新翻建,1972年大修一次,1979年座位改为活动坐椅,有960个座位,分一区、二区、三区,票价分为三等。大会堂内部设施齐全,吃饭有伙食房,演员有固定床位,夫妻有单独房间,后院有水井,可以洗衣服、晾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会堂隔壁是一家药店,主要以中药为主,因为靠近大桥医院,生意特别红火,从早到晚抓药的人络绎不绝。路南都是居住的居民,有古色古香的老宅,也有新建的红砖瓦房。

东大街1号是大桥中心卫生院,坐北朝南,门诊楼建于1984年,楼高3层,底层为门诊部,2层为中医部,3层为办公室,住院的病人在医院大院子里的平房,后门出来是青龙河南岸,门东边是太平间,小时候路过此地,一个人是绝对不敢走的。医院最出名的是1958年调到大桥名人中医外科陈松清,人称“陈辣子”,出生在陈氏中医外科世家,其实,他为人温和,面慈目善,头皮也不辣。这辣,其实是形容他医技精湛,手法娴熟,外科手术时胆大手辣。往往在与病人闲谈分神时,他手起刀落,一刺一搅,顷刻,血浓汩汩外流,病人还来不及哭喊,他已上药包扎,治疗完毕了。他以中医为主,成了江都的特色专科,使大桥中心卫生院的中医外科享誉大江南北。

大桥中心卫生院前身是1951年1月成立的江都县大桥区卫生所。建所时,上级下拨计划大米1万斤,折成人民币1千多元,以5百元购买药品周转金,另5 百元为开办费和购买简易医疗器材之用,所址在东大街宝丰酱园的店房6间(借用)先行应诊,由5人组成,所长沈亚南。1952年,卫生所迁到菜市场街计3进3厢民房,王叔候任所长。1954年6月所址迁到东大街龙华寺,东西两幢共11间(现医院地址)。1986年建成1307平方米的病房楼,能容正轨病床80张,另外还建了4361平方米的配套用房和生活用房。1988年购置了日本东芝B超一台,价值人民币19万元,是全县卫生系统最先进的一台B超。

/ 曾经的辉煌 /

敦善堂座落于现东大街药店对面。有房屋三进,清嘉庆癸酉年(1813年)由赵连长倡捐建立,“有恤接育婴、旅棺、冬衣、拾骨、惜字诸善举”。有田四百余亩,专作恤隆等善举所用。民国江都县志裁∶“敦善堂,在大桥市……专办恤修,岁约三千余文,以田房屋租息抵支”。

育婴堂即设于敦善堂内。民国初年,循序小学亦曾设于此,并添建房屋一进作教室用,后学校迁龙华寺,房屋遂空置。解放后,敦善堂房屋公管翻建。

《民国江都县新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江都县新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本

大桥五卅阅报社∶东大街座南朝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曾由上海美专毕业生张颖之私人主办阅报社,有报刊20多种,供市镇居民阅报,办了两年时间停止。

抗日战争期间,大桥镇东大街有一家“华洋西药房”专销各类西药,药店主人毛培之还挂牌行医,做我党地下工作,以行医替人看病为掩护。

原东大街聚居着一群袁氏族人。晚清以后,素有“袁半街”之称。据袁氏重修族谱载,迁往大桥镇居住的有福公一支的有佩,国溱,国球,有江,有海共五房,占了“白沙之南”袁氏的一半以上。他们从从事的米业贸易中发家致富,相继在大桥镇东大街建起多幢三开间(或明三暗四,明三暗五)的一宅跨两街的深宅大院,故有“袁半街”之称,成为大桥镇继清初“汤,顾,肖,朱”四大望族之后的“徐,袁”两大望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康钱庄东大街49号,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钱庄前后两进,七架梁,八架抬梁,内墙木板墙。原户主袁得安开设晋康钱庄,很有名气,后晋康钱庄与福康、宝源等合股经营,开拓金融业务,为苏北的金融业萌发提供基础,影响了后来的金融巨子胡笔江。

龙华寺建于清初,位于(现大桥中心卫生院宿舍区),前后4进,有楼3层及魁星阁、 佛殿、僧堂、舍屋等附属设施数十间,是扬州东乡首屈一指的高层庙宇建筑。

龙华寺坐北朝南,寺门两侧立石狮一对,门额石刻“敕建”二字。殿阁、僧堂飞檐翘角,雕樑画栋,以花墙及廊房相连。院内植古槐数株,庭间花木扶疏,假山奇石巧妙搭配,错落有致。首进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两侧布列罗汉,并设韦陀阁。大殿背面供奉观音菩萨。二楼供奉“至大至刚流芳千古,乃文乃武华夏一人”的关帝像,并设“福禄寿”三星画像及“千佛岛”浮雕。至三楼, 即是清光绪《江都县续志》所记载的结构精致独特的“魁星楼”。

相传龙华寺建寺者为清初时一作案多年的强盗,逃脱追缉后隐姓埋名,由苏州南下途经大桥镇。在大桥他受到感悟,决心斩恶修善,重新做人,积功累德造福地方民众,后立誓愿倾其历年劫盗所得,选址于东街沙土空地一幅,兴建龙华寺,以弘扬佛善,利益众生。龙华寺建成后,他成为龙华寺首任主持,因其半途出家,胸无文墨,不会读诵经文,只是虔诚合掌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地人故称之“一句大师” “一句大和尚”。寺庙建成后,尚有余资,“一句大师”动念从江南购得数千块花岗石板,与乡绅合力,陆续铺设一条从东街龙华寺至西街龙王庙的石板长街,以圆其“计信修睦,敬天爱人,赎罪终生”之愿。

光绪末年(1908年)徐循卿在大桥东街头龙华寺内独资兴办了循序两等小学堂,民国三年(1914年)竞化两等小学堂改名为县立第六高等小学。民国十一年(1922年)县公立大桥第六高等小学和私立循序两等小学堂合并,并改名为江都县立第九小学,由于当时校舍限制,三圣庵设一、二复式班,敦善堂设三、四复式班,龙华寺设两个五、六高年级班。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驻扎大桥,以龙华寺为据点,1944年日伪军撤离,为防止日伪军再度驻扎该寺,大桥民兵一昼夜将龙华府屋全部拆除,仅存少数余屋。1949年2月江都县人民政府文教科正式批办江都县大桥小学,本部仍设在徐氏宗祠,西分部设在龙王庙,东分部设在原龙华寺内新建的校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东大街早已今非昔比,路两边的古宅依稀尚存,但大多数都已经拆除,改建成了商住楼,古老的铺搭子商铺零星分布,更多的是现代的临街店铺,古老的条石依在,他们见证了东大街几百年的沧桑变化。

PS:感谢大桥白塔微信群的老乡帮忙共同回忆八十年代的塌趴街!文中历史故事、部分图片来源于大桥历史研究专家及不动产文物数据库!如对文中描述有异议者请留言指正,或加作者微信627091048进行沟通,欢迎更多喜欢大桥古镇文化的朋友、老师、专家一起探讨研究!不为别的,只因爱家乡、爱古镇、爱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