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今天这句话恐怕又要得罪人了,并且不止得罪一个人、一类人。他是这样说的:“只有我替别人代写稿子,不曾有人代我写什么稿子。这辈子我恐混不到别人代我写文章的份上。”

他的这句话因何而起?因为他在自夸。他说自己今天早上“6:00起床,写了两篇文章。”文章1:一是《欢迎一个商业的美国,支持马斯克干总统》,这篇2200字的稿子给了昆仑策。文章2:《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纠结之中》,这篇2800字的稿子给了红色文化。

自夸不至于惹事呀,那是因为后面他还有话:“出门倒垃圾”时,有人夸他有效率,有人恶心他,恶心他的人说:“司马南讲的那些都是别人写的稿子。”

他的那句得罪人的话,就从此引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世界上,在当今这个时代,能让别人给自己写文章的人有几种情况呢?据躬耕牛的观察,主要的大体有三种。

一是当领导的。领导工作忙,事情多,没有时间坐下写,没有功夫慢慢写,没有水平一字一句写,于是有秘书代笔。这是目前中国公开的、也是制度允许的并且由公家发放薪酬的代笔人,职业叫秘书,干得好了还能当科长、处长、秘书长,或者被领导直接提拔到不同级别的领导岗位上。

古代有师爷,但是古代领导很少在公开场合讲话,也没有公开媒体可以发表自己的文章,师爷的职责更多的是出谋划策而已。偶尔有代笔的情况,也顶多是上奏章的时候代写一个底稿,正式的奏章,官员还不敢让师爷代写。因为一旦被发现,那是要掉乌纱帽的。

当代有要求,领导最好自己动笔写讲话稿、写文章。但是这是倡导性的,因为如果严格这样做的话,好多领导肯定做不到,那就当不成了,只有辞官走人。

当然也有例外,毛泽东同志当年的讲话、文章,大多都出自自己之手。尤其是在延安和西柏坡那段革命转折、生活艰苦而又思想升华、朝气蓬勃的年头,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历史、中国革命、中国未来、中国命运和抗日战争的深度思考,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改造,再到革命如何成功、抗战如何胜利、新中国的制度如何设计,从对现实的深入分析,到对未来的全面探索,到理论框架的初步搭建,这是除了毛泽东同志外,任何人都想不到更做不到的。想要找个代笔?那也只能是老毛自己。

二是改革开放后的有钱人。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钱人也越来越多,一些有钱人出于种种需要,开始花钱雇人代笔。这里面有公司、企业,花点小钱,找人写作,发点软文,全当广告,效果比广告还好。一些有钱人出于个人的名望或者政治企图,花钱找人写文章吹捧自己,或者花钱找人替自己写作,把雇佣写作当成实现个人价值的桥梁。还有一些导师、专家利用自己带学生、带徒弟的便利,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由学生、助手去研究、去写作,花钱不多,只用在成果上给参与的人挂个名字就可以了。

三是网络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文化的发达,给信息传播、文化创作、娱乐拓展、网络销售、游戏开发与品鉴等等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代笔的职业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一些站长利用自己已经形成规模和气候的天地,明码标价雇人写作;一些网络大V由于名气太大,约稿太多,写不过来,悄悄找人代笔;一些文化公司、传媒公司、融媒体公司专门招募写手,给那些网络上有一定名气、能够给公司带来巨额效益的名家写文章、做视频,还能顺便加些带货的内容,靠代写、代编、代拍摄、代制作、代剪辑、代推广大发其财。

司马南今天文章中所说的别人怀疑“司马南讲的那些都是别人写的稿子”,大概就属于后一种情况。因为司马南在中国网络界名气很大,因为司马南在中国民众间威望很高,又因为司马南比较勤奋,出手快、产品多、产量高,所以别人对他写的文章、他出镜的视频,是否出自他本人之手表示怀疑。

不能不说,这种怀疑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社会现状如此,时代发展至此,这样的情况又比比皆是,司马南即使是背黑锅,被人怀疑一把,也不是什么大错。但是,这些怀疑人的人考虑问题还是简单了,不能因为社会上有这种现象,就把这种现象理解为普遍现象;不能因为网络上有人这样做,就怀疑司马南也一定会这样做。要知道,真正成为名人的人,十分爱惜自己的名声;真正成为大V的V,绝不轻易败坏自己的人设。

就今日头条而论,谁的文章是自己写的,谁的文章是别人代笔的,只要用心观察,都能看出一二;就当前中国的网络而言,那么多网络大V,谁在爱惜自己的羽毛,谁在无所顾忌地钻进钱眼儿,只要稍加思考,也都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只是司马南先生在表白自己的同时,可能无意间黑到了别人;在拨拉自己的同时,可能把灰尘掸到别人身上。我所说的司马南可能又得罪人了,就是这个意思。越是老中医,开方子的时候越谨慎,越是名气大,说话的时候越是要小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俗话说天下,关注躬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