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

16届2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了第八批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其中番禺区广式竹木盛器制作技艺、

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

广府宴席礼俗、沙湾鲁班信俗

4项入选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48项,其中传统技艺类25项,传统美术类7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4项,民俗类4项,民间文学类3项,传统舞蹈类2项,传统医药类2项,曲艺类1项。

广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广式竹木盛器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式竹木盛器制作技艺集设计、造型、雕刻等工艺于一体,选料讲究,善用榫卯,其制作工序一般包括设计、选材、开料、木工、雕刻、组装、打磨装饰等工序。该技艺运用于碗碟、食盒、食架、底座、食盒及馔盒等器具,器物多小巧、精致,兼具实用性、装饰性与民俗性。

02

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是以本地养殖的鲮鱼品种(俗称“土鲮鱼”)作为主要原材料,以独特的方法处理多骨刺的鱼肉,并搭配其他食材制作各种家常菜肴的食品制作技艺。土鲮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以每年农历九月至次年三月成熟期最为肥美,故广府民间有“秋风起,鲮鱼肥”的俗语。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充分体现了岭南地区“不时不食”“食不厌精”“粗材精做”的饮食传统。

03

广府宴席礼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府宴席礼俗,与广府地区的粤菜烹饪技艺及许多广府生活方式与习俗有密切关联,是广府地区各种不同主题的宴席过程中遵循的礼节与习俗,包括请客、设席、摆席、席间、退席等各环节的一系列礼数与禁忌。不仅保留了较完整的宴会古礼,承载着“讲意头、重礼仪”等广府文化内涵,还形成了“粤菜师爷”这一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人物角色。

由酒楼的师爷根据宴席主题设计菜式,包括红白事宴席(如婚丧嫁娶、生辰祝寿等)、商务主题宴席(如商务洽谈、交际等)、庆典主题宴席(行帮集会、神诞、节日等)等不同的主题。

04

沙湾鲁班信俗

沙湾鲁班信俗是在沙湾传统民田区建筑工匠群体内世代传承的崇信、奉祀鲁班,以表尊师敬业之情,祈求鲁班先师庇佑的行业俗神信仰和传统民间习俗,传承至今已有300余年,具有明显的地域及行业特点,与当地传统建筑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主要包括鲁班传说、工匠在家中日常祭拜鲁班、工匠自发组成祭祀鲁班的组织“师傅会”、农历六月十三鲁班诞辰日举行“师傅诞”庙祭等内容。

目前,番禺区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人。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番禺将继续扩大和完善全区四级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和搭建非遗线上推广平台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打造和宣传“大学书香”“智造时尚”“岭南民俗”“红色文化”“广东音乐”“广州美食”六大文化品牌,持续打造魅力彰显的岭南文化特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