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爱国英雄,他们舍身忘死、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为了让后人学习故事中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英雄的故事被记载在我们的课本中。可是原本在课本上的这首岳飞的《满江红》却被移出了课本,取而代之的则是另外一首秋瑾所写的《满江红》。

精忠报国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诗,这句诗正是出自于《满江红》,而这首诗的作者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英雄,精忠报国的岳飞将军所著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也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服输,不甘屈辱的精神。这是后人一直推崇的一种民族精神。这首爱国主题的诗词在课本中被移除,让很多人不理解。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提起这首《满江红》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岳飞。

岳飞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大英雄。岳飞从小力气就非常大,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够拉动300多斤的弓,可以说是天生神力。岳飞不仅力气大,在军事上也非常有天赋,喜欢读兵书,对兵书是爱不释手读两三遍就可以基本背诵下来了。

后来因为战争的原因,岳飞便开始带兵出征保家卫国。在战争中,岳飞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在当时,他率领的岳家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岳飞一生都在为了保家卫国,驰骋疆场,岳飞母亲在岳飞背后刺字"精忠报国"更是表达了中华民族爱国的精神。

在文学上岳飞也有着很高的天赋,写下了满江红》《小重山》《五岳祠盟记》诗词,他诗词和书法,在宋朝那个文人璀璨的年代,也值得一提。

《满江红》移除课本

至于为什么将这首诗从课本中移除,有很多学者表示《满江红》其实不是岳飞写的。根据史料的记载,从岳飞时代一直到元朝末期,这期间在任何的历史文献中,并没有见到过这首《满江红》,甚至是民间传说都没有。如果这首诗真的是岳飞所写,那么在岳飞到元末这期间一定会有相关的记载,可学者翻遍了古籍,也没有找到任何那个时期,关于这首诗的记载。

学者认为,《满江红》其实是明英宗伪造的,明英宗与弟弟争夺权利期间,明英宗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开始美化岳飞,为岳飞增加风采,以此获得最后的胜利。历史上,这样的手段,宋钦宗和宋高宗都使用过。

然而这也只是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不管此诗是不是岳飞所写,这首诗体现的文学价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更何况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首诗的作者不是岳飞。

既然没有真凭实据,为什么要将其移除呢?其实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满江红》中所表达的,胡虏肉、喝匈奴血。这在当时确实可以起到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可是仔细想想,将这样的情境放在当今和平年代,更是民族大融合的年代要是还继续把这首《满江红》放到课本上,让学生学习的话,不仅太过于血腥,让学生的三观出现问题,更不利于民族大团结

对于这样的说法,很多人表示了赞同,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岳飞的这种精神,更能够惊醒现在的年轻人,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当时那段时期的历史,如果移除这首诗,那么对于当时的那段历史,也会让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的不够深刻。

爱国女英雄秋瑾

代替岳飞的这首《满江红》诗的是一位爱国女英雄,秋瑾所著的《满江红》。秋瑾是为了民族大义而献身的一位女英雄,总理曾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秋瑾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若是没有战争,或许秋瑾可以很幸福的度过这一生。然而很多事都不能随人愿。秋瑾在18岁的时候嫁给了暴发户王廷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1898年的时候,秋瑾跟着丈夫来到了北京,在北京的期间,秋瑾接受了新的思想。

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对我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秋瑾对八国联军所带来的破坏痛感惋惜,也看到了统治者的无能。这时秋瑾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将会迎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久秋瑾就写下了这首《满江红》表达了,对于自己女儿身的不满,要是男儿身,也可以驰骋疆场,抛洒热血,像岳飞那样报效祖国。奈何处于封建时期的秋瑾只能奋笔写下这首爱国诗词。

后来秋瑾不顾丈夫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救国事业当中。丈夫对于国家大事一向不感兴趣,面对秋瑾的劝说,他不仅没有听从,反而让秋瑾不要管这些事情,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听到丈夫的言论,秋瑾是大失所望。

在此次劝说后,秋瑾认为丈夫并不是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遂在失望和气愤中离开了丈夫,远赴日本留学。此后秋瑾参加了各种爱国运动演讲,用自己的行动,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秋瑾一生都在为救国事业所奋斗,最后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年仅32岁

岳飞和秋瑾两位英雄都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自己的祖国而奋斗终生的人。对于秋瑾的《满江红》替换岳飞的《满江红》,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