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下渚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那“一湖碧水秋风起,满眼青山美景来”的豁然旖旎,还有它“湖阔浮闲岫,芦深下倦鸿”的释然恬静。有着“中国最美湿地”称号的它,不仅湿地风光绝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除了那些沧桑历经的遗迹遗物,还有一种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今天在德清的城乡坊间广为流传,那就是有着古代茶道遗风的古老而淳朴的迎宾待客之道——“下渚湖三道茶”。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茶的故乡,常喝茶,有利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我们知道白族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品的是如旅的人生,寓的是做人的哲理,暗合了佛家追求人格完善的境界。而下渚湖畔的“三道茶”,品的则是生活,寓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坚韧,谦和善美,朴实淡然。
“下渚湖三道茶”风俗早已融入了德清人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下渚湖一带民间一直延续着“三饭六茶”的茶礼古俗。无论四时佳节,还是走亲会友,端上“三道茶”招待宾朋故旧,在当地都是一种特别正式的待客之道。在很多的地方,我们喝到的茶都是某一款茶,比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六安瓜片、祁门红茶等等之类的,这是正儿八经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中的,但是下渚湖的“三道茶”却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喝的中国茶,而是分风味迥异的甜茶、咸茶和清茶三种。
这头道茶就是甜茶。“洪钓一转天为云,纸薄冰莹鸭羽轻”这是一种用煮熟糯米人工挞碾做成的食品,镬糍,有点像锅巴。取适量镬糍放入茶碗内用开水泡开,配几小勺糖,再点缀些许玫瑰花瓣,色香味俱佳,尝一口甜甜糯糯,入口即化,让人回味不尽。
二道茶为咸茶,也是下渚湖最具特色的“防风神茶”。将新鲜毛豆剥壳用淡盐水煮熟后烘干,做成咸淡适宜、松脆上口的烘豆,然后把准备好的橙子皮与柑橘皮切成细条,加盐腌制,加以茶叶、紫苏籽、野芝麻、胡萝卜干共同泡制而成的,入口时咸,细品时留香,风味独特。咸茶的吃法也很有讲究,先品尝茶汤原汁再吃烘青豆。饮者举止有礼,主客皆大欢喜。饮茶者左手举茶盏至胸前向内45度倾斜,右手掌底轻叩盏口,叩一下,吃一点茶盏底部的食物,如此再三,直到全部吃完。现在每年农历八月在防风祠举行的秋祭防风活动,用当地土产烘豆茶“坐茶”、“供茶”,也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二道茶还有一个很大的讲究,尤其是对于德清的女婿在第一次去德清丈母娘家的时候喝到第二道咸茶的时候,就能够看到丈母娘对女婿是否满意。德清的女婿第一次去到德清丈母娘家登门拜访的时候,丈母娘会用第二道咸茶考评自己的女婿,如果这个未来女婿满意的话,会把盐腌制的青毛豆和橘皮丝多放加一些,茶越咸表示对这个未来的女婿越满意,反之,如果丈母娘对这个未来的女婿不满意的话,就会放的很少很少。这个风俗在德清下渚已经延续千年,至今依然还在延续。
第三道茶是清茶,也就是我们所常见的绿茶。但是德清的绿茶并不是选用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也不是黄山毛峰,而是选用德清特有的绿茶,产自“清凉世界”莫干山高山区的莫干黄芽泡制而成。茶味清冽沁香,回味甘醇。
“一碗满口甜,二碗精神爽,三碗促膝拉家常。”下渚湖的“三道茶”是德清人民根据自己的生活习俗形成的特殊饮茶方法,是民族区域文化传承千年的产物,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依然延续着最初的样子,生活在这里的世世代代的人们依然用“三道茶”迎宾待客,德清的丈母娘,依然用三道茶考评自己未来的女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