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秋天的清晨,刷到了陈行甲老师的《在峡江的转弯处》,含着眼泪一气呵成的把文章读完,内心的震荡和情绪的起伏一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做一时人不难,做一世知行合一的人才叫人敬仰和佩服。陈行甲,做到了,身体力行的做到了。
在他身上看到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风骨,实属难能可贵。 2011年10月15日踏上巴东的土地,在任县委书记的五年零两个月,他从来没有走过一次县委政府大楼的后门,不畏“民刁”和“钉子”,亲自坐镇接访,并用充分的怜悯和耐心去解决实际问题。风起于青蘋之末,他敢于在形形色色的阻力中说不,敢于在磕磕跘跘的逆境中亮剑,始终如一的践行着人民公仆的质本原色,犹如明灯般的信念闪耀着光芒——做一个有信仰的人,感觉活得才有力量;做一个干净的人,感觉活得很轻松。像竹一样的正义凛然,直面生活的诟病,需要执着的勇气和坚韧的刚毅。陈行甲也是凡人,重度焦虑和抑郁几乎说得上是到鬼门关走了一遭,但都没有把他打垮,走出病房又和一曲孤勇者,前行的风吹雨打都成为坚韧不拔的序曲,终将成就他的仗义执言一路凯歌高亢。
面对“八百里巴东”的贫困,让他心力交瘁,心中铭记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回到人民群众中间去,最重要的是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想问题,走进万家灯火方知人间冷暖,倾听百姓的呼声才会住进人民的心里。全县46个艾滋病孤儿中有一个叫小燕的女孩,父母都因卖血感染艾滋病去世,她跟着爷爷生活,后来爷爷去世,15岁的小燕独自安葬了爷爷;有一个8岁的艾滋病患儿小航,满脸满头都是红疮,母亲已经因艾滋病去世,71岁的爷爷和68岁的奶奶带着小航在村里生活。除夕之夜,在小航家团完年,才从野三关回宜昌老家的画面牢牢镶嵌在我的脑海中,身为县委书记的陈行甲亲自把温暖传递给了这些弱势群体,带去的关怀是会点亮心中的灯,让这些被孤独包围的孩子燃起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让他们知道人间还有如此大爱和美好。
县委书记就是党在一个地方的形象代言人,头顶三尺有党性,县委书记是干部群众精神的灯塔,行动的坐标,道德的尺度。一个追求理想的灵魂就像奔向大海的河流,路途注定是艰难曲折的,但是只要向着大海的方向不变,最终会绕过那无数的漩涡和暗礁,奔向一马平川东流入海。《在峡江的转弯处》,没有华丽的辞藻,不是什么月章星句,却如一股清泉流进枯竭的心田,内心的宁静与纯粹终将会把爬满脸颊上的皱纹抚平。(文/魏艳)
作者简介:
魏艳 ,女,贵州省毕节市人,笔名耘泥,系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代秘书长。作品散见于《毕节日报》《高原》《时代星报》《中国心媒体信息网》等报刊和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