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说:“越是低谷,越能看清一个人本质。”深以为然。真正的强者,不会永远沉溺于低谷之中 。

他们会为自己积攒能量,蓄势待发。把低谷期视为沉淀自我,超越自我的好时期。就像作家刘墉所说:“每个人都要过一段潜水艇似的生活,先短暂隐形找寻目标,积蓄能量,日后方能毫无所惧,成功地浮出水面。”

真正的强者,都会用这3大强者定律,为低谷期的自己赋能,帮自己找到穿越迷雾的指路明灯。修炼格局,以惊人的成绩,折服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蒲公英定律

很多人,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时候。比如,初入职场的新人,说话少,干活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事只为得到领导赏识,获取一些晋升的机会。

但,事与愿违,他们往往是哪里需要就被安排到哪里,事办好了,功劳与自己无关,事办得不尽人意,就被人当成替罪羊。

这些人之中,的确有人逆袭成功了。

这是为什么?

这与心理学中的“蒲公英定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蒲公英看起来弱不禁风,但正是因为这一点,只要有风,它的种子就能漂落到任何地方。即便被吹到贫瘠的土壤中,没有阳光沐浴,没有充足的养分。只要有机会,它就会冲破土壤,生根发芽,拼命地往下扎根,汲取养分。开花结果,再次孕育出新生命,不断强大自己的族群。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背负着多重压力的人,去请求智者,为自己指明方向。他对智者说:“我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负担和压力,好累,我快支撑不下去了。”

智者说:“那就把那些负担放下。”他回应到:“可是,我就是放不下才累啊。因为放下,反而会更累。怎么办呢?”智者告诉他:“放不下,就背着走。”

是的,生活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压力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你若能承受其重,必定能逐步成熟起来,你的能力也会随之被提升起来。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越是无路可走,越要沉着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扛不住的时候,想想罗永浩,想想俞敏洪,想想雷军,他们都是曾被命运捉弄多次的人,但他们扛住了生活给予他们的重重考验。最终都逆风翻盘了。

就像泰戈尔所说:“世界之路并没有铺满鲜花,每一步都有荆棘,但是你必须走过那条荆棘路,愉快,微笑!”

真正的强者,不会被苦难打垮,而会拼命扛住 战胜苦难,最后淡定从容地接受属于自己的鲜花、掌声。生活不易,扛过去,你就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马尾松定律

马尾松是一种奇特的植物。正常情况下,它的树皮是红褐色,枝干摸起来很光滑。

当伐木工,砍去马尾松的枝条时,它的伤口处就会流出一种含油的汁液。

这种汁液,使它在伤口处形成了一道屏障,可以包裹伤口,抵御病菌的入侵,加速伤口的愈合。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马尾松一样的自愈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康永说过:“一个人自愈的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接近幸福。”

谁都有受伤,都有被打击的时候,但是真正的强者,能在艰难困苦中,活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但是,自愈力强大的人,无论何种境地,无论何种方式,都能从困苦中咀嚼出醇香的滋味。

汪曾祺被下放农村时,并没有郁郁寡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反倒为自己寻得了许多乐事。

白天他要干各种弄活,比如,起猪圈,刨冻粪,扛粮食。晚上,闲下来,他就读书,练习书法,画画,静静享受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

画画的时候,也是信手拈来,看到什么蔬菜就画什么,比如,茄子、萝卜、马铃薯。画画的间隙,在火炉上放上几个马铃薯,画好了,也就可以开吃了。

他到野外干活,采到一个野生菌,比捡到黄金还高兴。拿回家,马上就给家人炖上一锅美味菌汤。

像汪曾祺这般豁达的人,从来不把苦难放在眼中,含在嘴里。他们反而善于苦中作乐,放大快乐,忽视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我想起杨绛先生的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没有人不会受伤,只是有的人,善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去疗愈自己的创伤,创伤愈合后,他们也不会再眼巴巴地盯着伤疤看。

正如林清玄所说:“人也要像珍珠贝一样,养成重塑伤口的本事,转化成生命的创伤,使它变成美丽的珍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尖毛草定律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刚长出来时也就有两三寸的高度。半年后,随着雨季到来,它能几天内,迅速窜到2米多高。令人惊讶的是,刨开土后发现它的根,竟然长达28米!

在前期6个月的时间里,从表面上看不到它生长的势头,但它从未停止生长,只是在努力扎根土壤。

它悄悄为自己积蓄力量,只为等待雨季来临。

这就是著名的“尖毛草定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外表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并不像我们看到那样潇洒自在。

他们也曾熬过无数个无人问津的日子,他们的风光来得并不容易,他们的成就是用无数汗水和泪水换取的 。

卡夫卡曾说:“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终将一无所获。”

深表赞同,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真的没有人能帮得了你 。苦难会让弱者更弱,让强者更强。耐不住寂寞,又怎能守住繁华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家陈忠实,23岁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但是,他写了几十年小说,也没有写出什么特别惊艳读者的作品 。

后来,比他年轻的老乡路遥写出了《平凡的世界》,这事彻底刺激到了陈忠实。

他发誓说:“要是我50岁还写不出这样一部书,我就去养鸡!”

后来,他回到乡下,花了4年的时间,闭关写出了让世人震惊的《白鹿原》。那年,他刚好好50岁。算是如愿以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陈忠实的经历,并没有如此平淡。他的一生,相当曲折。

他的父亲是农民,靠着卖粮和卖树,供孩子读书。父亲从来不奢求他有多大出息。只希望,儿子能识几个字,老老实实种好庄稼,解决温饱问题。

幼年的陈忠实,家境贫寒,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到了冬天,他能清楚地听到北风的呼啸声、雪花飘落的声音以及父亲的长吁短叹。因为,他们家里人除了穿不暖,还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正因有过这样的经历,陈忠实从小就暗下决心,要活出个人样来。于是他在农忙之余,都会用功读书。

他在村里的窑洞里完成了小学学业,凭着勤奋努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安的重点中学。

13岁的他,第一次和父亲走路进城上学,到了学校,鞋底都磨破了 。

看到城里高楼林立,同学们的时髦打扮和高水平的生活方式,他觉得自己是个土老帽。所以,他只能和同学们比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20岁的陈忠实参加了高考。但饥荒和经济困难,迫使高等学校大大减少了招生名额。

陈忠实在高考时,冒险选了自己不擅长得议文,考试进入倒计时,监考老师收试卷时,他还没停笔,甚至紧张到尿了裤子。结果40分的作文题,他得了0分。平时,在班上排前3地名的他,竟然没能考上大学。

高考落第的他,只能回到黄土高原,做一名普通的民办学校教师。

为了激励自己,他在自家屋子墙上写下一句话: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他也是这样去做的 。

白天,他给学生上课。晚上,他就挑灯夜读,专心写作。沉醉时,头发被火烧焦了,他没有感觉。有时,他一提笔,就是写一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婚后,妻子为他生下两女一男。陈忠实一个人,靠每月39元的工资,养着一家五口,常常力不从心。

妻子看他一直埋头写作,就骂他:"没啥用,挣不了钱。"

虽然,日子过得很苦,陈忠实却没有放弃他的文学梦。一直坚持写作,发表作品。直到后来,他成了专业作家,为了逼自己写出真正的经典之作。他决定放手一搏,在妻子面前立下誓言:先写书,如不成,便去养鸡。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的坚持也是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戈尔说:“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真正的强者,能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所以上天没有辜负他们,让他们取得了一些非凡的成就。

“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身处低谷的你,要明白“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这世界,根本不存在绝境,除非你放弃了心中的希望。没有掌握这三大强者定律,你便不再惧怕风雨,它必将给你带去希望的曙光。你要相信,你走过的荆棘路,你受过的伤和痛,都是帮助你蜕变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