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游客将视线更多地放在了本地游和周边游。以短时间、近距离为特点的“微度假”、特色文化游、户外运动游成为市民游客的新选择。距离市内车程2~3小时的度假方式,是本地旅游消费的热门选项。来自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国庆旅游消费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特点。在携程平台上,国庆期间本地、周边旅游订单占比达65%,本地周边人均旅游花费较去年国庆增长近30%。

据文化和旅游部介绍,国庆假日期间选择跨省游和省内跨市游的游客比例分别下降了14.4和9.5个百分点,前往城郊公园、城市周边乡村、城市公园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别达23.8%、22.6%和16.8%。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游客正随之改变旅游出行方式及消费模式,更加注重安全成为重要考量,“微度假”的火爆,也带动了周边民宿、亲子酒店、露营等新兴旅游消费。

物联网助民宿脱“俗”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客为了更好感受当地风俗习惯会选择便宜舒适的住处,也就是民宿,使得民宿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深入,民宿也加入到智能物联网+的洪流中。与酒店统一的客房管理不同,民宿管理者为了迎合旅客私密、舒适与安全的需求,大量采用无接触入住、全屋智能设备的方式来吸引客户,可以说民宿越来越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疫情之后,人们的消费方式与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旅游业表现得更为明显。智慧管理系统与智能产品设备,能够帮助更多民宿、酒店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提升游客峰值体验与民宿管理效率,完成转型升级。

智慧民宿带来的改变:

把“智能”元素融入民宿之中,并非加深科技感,更多代表的是居住品质的提升。通过融入“智能科技”,用户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民宿家居设备的无接触远程操控和客房服务的获取,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当前整个民宿业都处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对于民宿行业来说,打造智能化的服务体系,能够加深用户的“新鲜感”,带给用户沉浸式的入住体验;以往酒店管理大多依赖于传统经验,通过人工实现原始的手动管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效果都不稳定,失误率高,而通过将全屋智能和数字化管理体系融于运营中,就能实现自动登记入住、智能查房、客需管理等,可提升整体的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等。

这也是智慧民宿主要任务,即减少预约排队时间、减少退房等待时间、减少安全隐患等。

精致露营 AIoT的拿手戏

本地周边游趋势之下,露营旅游依旧火热。报告显示,国庆期间,露营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其中本地订单占比近八成,市外周边订单占比15%。人均露营花费650元左右,较中秋假期露营人均花费高出30%左右。随着露营热风靡全国乃至全球,露营经济开始从装备上更新换代,从传统、简单走向精致、体验优先。

露营装备升级,首先体现在IoT物联网化上。IDC预测全球IoT联网设备在2025年将超过416亿部,全球市场将达1.1万亿美元,相信这其中必然有露营不可或缺占据的一份额。譬如移动电源、睡眠系统、照明系统、安防设备、营地车等等。

对于现代人类生活来说,露营最基本的功能保障一定包括“用电自由”。具体实现形式上,相比于太阳能供电、汽车电源或者是发电机,便携式储能电源成为更普遍的选择。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预计,到2026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量将达到3110万台,市场规模超800亿元。

不少AIoT企业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开始尝试新的赛道和增长曲线,储能就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在追求高质量休闲需求的同时,不可能不注意杜绝露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确保人身安全,安防需求理应成为超越一切需求的最重要部分。这也是AIoT企业的智能化安全解决方案的重要用武之地,在户外尤其是夜晚环境中,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守护。

基于消费理念的整体升级,人们对精致露营的期待包括数字化、品质化、个性化三大方向,这远超传统露营所能提供的范围,更是蕴藏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智能语音让露营变身唯美露天音乐会;智能化露营灯,多种模式打造出符合不同人群喜好的户外灯光氛围;智能化电热毯,为低温下的户外露营提供舒适睡眠体验;智能电烤炉设定好目标口感对应的食物温度,让用户在户外可以兼顾温度与风度等等。

景区的数字化转型

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国庆节假期,全国各级文化馆组织活动13940场,参与人次5927.48万,共有10801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景区总数的75%。智慧景区业务当然也是AIoT企业重要的项目来源之一。

对于景区而言,智慧景区建设是围绕游客体验,在入园、游览、线路、营销等各方面都“改头换面”,旨在为改善游客体验,让游客做到轻松出游,免于信息、交通、购物、住宿等方面的困扰。

目前景区智能化程度不高的突出表现为:游客安全保护手段匮乏,应急处置措施不足,灾害防护(火灾、水灾等)及预防措施有待提高,动植物保护、文物及建筑保护科技化水平低,客流量控制等管理手段粗放等。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达到真正的智能化,AloT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将AIoT应用到智慧景区中,即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与IoT(物联网技术)对景区的管理服务全流程进行赋能,通过IoT 连接海量设备及传感器,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获取数据传输至物联网平台;再通过AI 融合大数据技术,将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分析、挖掘、预测等转化为示警、洞见和行动,当景区发生安全隐患时,通过监控视频叠加智能分析算法可对危险行为、违规行为等进行即时预警,对于各种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状态都可实时了解,进一步改变景区基础设施的本质并提高其经济效益,降低了获取数据的成本,从全新角度优化景区运行方案。

据了解,数字景区包含多种智能化系统,比如规划监测系统、森林防火系统、电子门禁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停车、电子导游、网络售票系统及中央SaaS管控平台等。

AloT在智慧景区的应用前景无疑是十分广阔的,尽管在前期的基础建设投入较大,但是AIoT能帮助景区从采全数据到智采数据,从用全数据到智用数据,让前期的基建成本反哺景区的运营建设,联动其他景区形成景区生态,推动全国“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最后

疫情一定程度上限制住了人们出行的半径,但也倒逼旅游业危中寻机创新发展——以更深度、沉浸式的体验拓展旅游的深度。这正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不仅是人们的需求产生了改变,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也在努力创新顺应这些变化,而围绕这些产业的各链区企业也应该顺势而为以求生机。